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福建时指出,要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以前瞻性眼光把项目规划好,推动主导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向创新要活力、要动力、要出路、要效益。
五年来,牢记总书记嘱托,莆田鞋产业的转型升级,在持续进行。
今年10月,莆田鞋业自主品牌玩觅的“象牙白”系列运动鞋登上了巴黎时装周。
“‘象牙白’色系在白色的基础上升华美感,同时解决单纯白易脏易发黄的困扰,得到用户的认可。”玩觅创始人、青春之家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景说,用户赞赏玩觅在细节上的用心和严谨,还兼备美感的穿着体验,刚过去的“双十一”,已有不少人购买体验。
这是莆田鞋业创品牌、闯新路的一个实例。
自1958年莆田县鞋革厂建厂后,60多年来,莆田鞋业逐步发展。“十三五”以来,莆田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加速换挡、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2015至2018年期间,全市鞋企规模以上产值从589.8亿元提升到865.1亿元,年均增长13.6%;规上鞋企数从256家提升到311家,净增55家,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如今,全市有制鞋及鞋材企业4200多家,年生产能力超过12亿双,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达50万人。2018年,鞋服已成为莆田市第一个超千亿的产业集群,占全市工业体量近三分之一,分别占全国、全省规上鞋业约10%、30%,成为全国重要鞋类生产基地。其中,70%以上鞋企以代加工为主,外向度极高。
针对不断变化的国际贸易环境,今年9月3日,莆田紧抓“稳鞋企”和“促转型”两个重点,出台《稳鞋企促升级新十条措施》。此前,莆田市委、市政府已连续出台《推进鞋业转型升级七条措施》《加快鞋业转型升级若干措施》等扶持政策。
市工信局局长张志宏介绍,新十条措施中提出建立“白名单”制度,对列入“白名单”企业在叠加保额度、贴息、税收即征即奖等方面给予支持。此外,莆田还成立鞋产业投资基金、行业创新联盟、创新服务中心,加大外贸、电商、稳工、创牌、智能制造等扶持力度,以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为鞋业赋能。
“这对企业而言,注入了非常大的信心。”双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程丽波说。
在政府的扶持引导下,企业也在思变求变、谋求突破。
11月6日,2019年产业互联与数字经济大会暨第二届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大会在苏州开幕,全国共有35个项目入选2019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应用案例,双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制鞋行业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项目》作为鞋服行业的唯一代表成功入围。
双驰实业负责人表示,这个项目是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鞋业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示范车间,深度融合消费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由消费端、定制平台及定制工厂三大部分组成。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成为国内制鞋业首家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定制的示范生产线。单件产品生产周期不超过2小时,人均产能提高200%。同时可基于单件流生产,实现不同品牌、混色、混款同时在线生产、按需生产、即时发货,实现成品鞋零库存。
与双驰类似,更多鞋企从传统模式中跳出,寻求新机遇。私人定制,即是莆田鞋企近年来转型的一个成功案例。
除了“象牙白”系列,郭景说,当前,公司通过细分市场、跨界合作,让产品适应不同的人群和文化。比如,全球有3亿妈祖信众,公司针对这一群体打造了一款平安鞋。
2014年,黄逢春的鞋业公司单纯为安踏做代工。2017年他自创品牌索罗芬,主销国内。今年11月,公司研发一款以卡塔尔首都多哈西湾建筑为背景的定制款,正式出口中东地区,销路良好。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至9月,莆田全市规模制鞋业产值715.8亿元,同比增长10.2%;出口交货值235.6亿元,同比增长9.4%。
“五年来,我们依托莆田本地完善的国际运动鞋产业带、专业的制鞋工艺和优秀人才,不断走上世界舞台,参与国际竞争。”郭景说,我们有信心让莆田这双鞋走得更远、更久。
据了解,下一步,莆田市将针对鞋业资源闲散、品牌欠缺等问题,加强抱团联盟、品牌培育、制造提升等方面政策引导,促进整体性提升。比如组建鞋业创新服务中心,运用万物互联,链接各类功能平台,为鞋业提供创意设计、品牌孵化、智能制造等全链条一体化服务,推动鞋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水平现代化。同时,以双驰智能化产线改造项目为示范,每年实施5家以上智能化改造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进一步嫁接阿里、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推动龙头鞋企联盟创牌,不断推动众协联平台做大做强,持续为全市鞋企业提供服务。(来源: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