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情传真  >> 查看详情

温州:打好生态牌 唱响共富曲

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日期:2022-02-22 09:01:37 
分享:


       坚持绿色发展,是一场发展观的革命。过去5年,温州高度重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以蓝天、大地、大海为画板,在瓯江南北绘就一幅绿染温州的生态画卷,唱响了一曲乡村振兴的“共富曲”。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生态环保建设的持续接力,企业投资变“多”、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态变“强”、环境质量变“优”,温州城见山、见水,还见到共同富裕的幸福生活。

  一场场环境治理的“硬仗”

  让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温州亦是如此。她坐落浙江东南部,不仅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浙南地区著名的“鱼米之乡”。温州城内山、江、河交融,生态资源得天独厚,怎样守护好家乡的蓝天碧水,930多万温州人用一场场环境治理的硬仗,让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

  尤其是去年年底,《温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出炉。根据规划,温州将坚持绿色发展,从生态修复保护、大气环境治理、推动“五水”统筹、保护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安全等方面探索生态友好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这是一场环境整治的全民保卫战,温州从水、陆、空,全面织就生态保护的防护网。

  温州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开展“遏反弹,清扬尘”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空气质量优良率98.7%,全省第三;深入打好“碧水澄清战”,仅去年就完成“五水共治”投资90.97亿元,完成14个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有序推进永强塘河片、瑞平塘河片等9大重点流域区域综合治理;倾力打好“净土清废战”,督导推进场地详查,构建全市污染地块“一张图”,动态开展土壤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核算,全市11个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

  温州还以雷霆之势重拳出击,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抓到底。其中,鹿城区两年“治山记”落下帷幕,卧旗山垃圾填埋场70余万吨垃圾山被夷为平地;针对丰门街道河道水质长期低位徘徊的顽症,推动城中村拆除,开展绿色工业园区建设,促使水环境质量实现质的飞跃;在城市30米以上的高空安装有AI分析功能的高清视频监控,利用秸秆焚烧高空瞭望监控、扬尘在线监测等体系,让大气污染无处遁形。

  减污降碳、五水共治、无废城市、大建大美……五年间,温州用一场场环境治理的“硬仗”,换来了城在林中、道在绿中、居在园中、人在画中的生态美景。

  一个个乡村振兴的“实景”

  让村更美、情更浓、民更富

  “做好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文章,为温州的绿色转型发展预留足够空间”“要倡导全民生态文明自觉,打造人人共享的生态宜居幸福城市”,在今年为党代会建言献策的留言板中,热心市民纷纷期盼:绘好生态底色的温州,还要在乡村振兴上巧做文章。

  在文成县百丈漈镇长塘村的“寒舍迴塘”,民宿男主人黄靖的微信朋友圈在春节里分外热闹。来文成过大年的游客一拨接一拨,民宿客房早早预订一空。谈起自己旅居意大利7年后选择回乡开民宿,黄靖称看中的正是文成山明水秀的自然风光,还有“侨家乐”品牌联盟的社会效应。

  依靠民宿带动乡村振兴,黄靖算了一笔经济账。他说,“寒舍迴塘”帮着周边村民夏卖杨梅、冬卖山药,一年仅本地鸡就从村民手中收购了2000多只,而民宿伴手礼梅子酒的销量更高达5000斤。附近另一家民宿乐云山居,一年能帮助农户销售糯米山药、南瓜等土特产20000来斤,帮助农户增收10万多元。

  这一边,绿水青山之下的文成,依托优质的生态资源,文化旅游新业态开始不断涌现;另一头,永嘉源头村也走上了好生态带来的乡村致富之路。

  2021年底,随着全国首家“无废生活体验馆”在源头村落成,源头村从重污染到零污染的蜕变经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添上了一抹亮色。为了守住绿水青山,源头村着力改善基础设施,经过近10年持续投入,加强生态保护,这里留下了清澈的水源和葱郁的草木,甚至引来了许多蝴蝶。村民们牢牢抓住“蝴蝶效应”,不仅成功获批省级湿地公园,还如火如荼打造“大溪源蝴蝶谷”项目,以生物多样性体验为“先头部队”,打开动植物生态研学旅游的新路子,吸引了无数游客入村旅游打卡。

  乡村振兴,“振”在生态上,“兴”在产业中。像文成百丈漈、永嘉源头村这样,借助生态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乡村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例子不胜枚举。据统计,目前温州通过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已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带109条,高质量谋划建设乡村振兴产业类项目873个,累计投入资金709.67亿元,建成美丽田园48.8万亩,建成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4个、新时代美丽乡村2341个,“两带一园”成为温州乡村振兴的金名片。

  一条条绿色发展的“产业链”

  让城更兴、业更旺、未来可期

  如果说,温州生态保护史是一部“两山”转化的创业史,那么在创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市域样板”中,温州坚持绿色发展,不断探索“两山”转化路径,立足生态环境资源和生态人文优势,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让绿色成为瓯越大地上就是最鲜明的发展风向标。

  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温州探索农业单一产业向农旅融合产业转型,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促融合,唱响绿色发展的“共富曲”。海岛洞头,走出了一条从用海、护海到养海、还海的生态文明的发展新路,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效合一。山城泰顺,曾3年婉拒40亿元投资,“舍”眼前利,善“谋”长久计,赢“得”新发展。当“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的发展思路逐渐清晰,好环境成了泰顺县的金字招牌,吸引大批绿色高质量发展项目落地泰顺。

  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温州还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向“绿色经济”要效益。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在工业强镇乐清北白象镇,制造业数字创新、绿色转型的蝶变正在加速。在招商引资中,北白象镇处处着力要素支撑,坚持聚众智、塑生态,强化土地资源、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科技创新等“四大保障”,推动城市能级与品质同步提升。

  向绿色要发展,温州还以美丽国土空间、美丽现代经济、美丽生态环境、美丽幸福城乡、美丽治理体系的实际成效,日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优环境就是促发展,当一条条绿色发展的产业链逐渐构筑,一幅幅绿色发展的“画卷”徐徐展开,温州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开启了绿色发展新征程。(来源:温州日报)

相关乡情传真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