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汉自掏腰包为村民搭戏台 图的是让老年人热闹
不会唱戏的麻六毛担任起茶水官的差事
□记者章杰文图
阅读提示|15年前,洛龙区二郎庙村的麻六毛开始组织老年戏迷在固定时间演出、听戏,戏迷们爱唱爱听,当然需有人来演戏,于是像滚雪球一样聚集了越来越多的戏迷。这小小的一方舞台,也成了方圆数十里的小梨园。场地、人员、水电费、招待费,每季度的比赛奖品,这些年的费用都是麻六毛自掏腰包,他图的就是让老年人热闹、高兴。在刚过去的周四晚上,老人们又热热闹闹来了一场“大戏”。
每个周四
是周边戏迷朋友的大日子
周四,对洛龙区二郎庙村附近的戏迷来说,可是一周里最激动人心的日子,这一天不但有戏看,有戏唱,甚至还能与其他人进行切磋。唱戏的开心,搭台的高兴,每周一次给大家搭台唱戏,是15年来麻六毛生活的重中之重。
麻六毛今年76岁,是洛龙区二郎庙村人。1997年从洛阳市退休后,喜欢看戏的他平日喜欢在附近走走。他发现自己与乡亲有些隔阂,村民不是被家长里短缠着愁眉不展;就是因子女不孝寂寞孤苦。对村民们来说,娱乐项目就是打扑克、麻将。
麻六毛觉得大家的生活虽提高了,但精神生活需要提高。他想给大家做点事:“人老了心情要好,身体也要好。”
一开始,喊大家来唱戏听戏,是老年协会会长的最初构思,如何落实就成了麻六毛的任务。最初的唱戏,只是村民们小打小闹,几个戏迷自带音响或清唱,吸引了不少路人。每到周四傍晚,就来一场戏曲晚会,慢慢地吸引了周围村里的戏迷参与进来。
周四晚上二郎庙村有戏曲晚会的事传开了,洛龙区的戏迷来了,连伊滨管委会、伊川县、宜阳县的戏迷都会赶来唱一段。唱戏人和看戏的人逐渐多起来,大家对周四有了期待,麻六毛也越来越有劲,任务也就变成了责任。如何让这台戏更好地演下去,成了麻六毛琢磨最多的事。
每月工资
近半被他花在组织唱戏上
每到周四夜幕降临,二郎庙村的广场上各种乐器和凳子陈列,伴奏者和演唱者各就各位开唱,戏迷们围着听,简单而又简陋的环境,使戏迷们心情跟着故事的跌宕起伏,喜悦或难过……这样的日子有多久?老人们换了几拨,戏台换了几茬。麻六毛仔细想后才告诉记者,这已是他组织搭台唱戏的第15个年头。
他的家境在本地应该很普通,可普通人也能干出让许多人感到幸福的好事。麻六毛不是有钱人,每月有不到3000元的退休金,而每个月的工资少则三五百,多则近一半被他用到乐器购置、场地租赁、人员组织、水电费用和季度竞赛奖品上。对于家人,他总是“不给他们说,也不让他们操心”。
每个月他的话费都超过了100元,麻六毛解释话费都是打给唱戏的戏迷朋友,邀请他们来村里唱戏,毕竟村里爱唱戏的人很有限,他希望更多的人给村民送来文化盛宴。在不断联系中,他的戏曲圈也在扩大,从过去得辗转几个地方找人来唱戏,到现在别人来找他主动来唱戏,这让他非常自豪。现在,与麻六毛保持联系的业余文艺团体就有十多家,每一次活动让哪个来啥时候来表演什么节目,都是麻六毛要费心琢磨的事。“人家大老远来,咱不能慢待。”
戏迷刘应军是麻六毛一路走来的见证人,提起麻六毛他连竖大拇指,麻六毛从未跟别人抱怨过苦与累。每次大家唱戏前,准备工作都是麻六毛做的,甚至每次麻六毛都会提前给大家烧好茶水,让大家忙活完后,有口热茶润润嗓。有时得知对方是很远地方来的,麻六毛还会主动请人家吃饭。
听戏看戏
十几年了他却不会唱
麻六毛热心给大家张罗戏台,请人来唱戏,让大家有戏听,让爱心企业家陈其良(音)很感动。得知老人没地方唱戏后,主动将广场贡献出来,让老人唱戏听戏,并拿出5000元用于购置乐器……
麻六毛爱戏,喜欢戏,可是听了这么多年,他自己却从来不会唱戏。这是他对戏曲的一种敬畏,台下十年功,台上几分钟。“我做不好,我也不想让戏被我糟蹋了。”麻六毛说,看着大家唱戏、听戏开心就行。
对戏曲的爱,让这个七旬的质朴老人不知如何表达,他甚至不知“传承”这样的词汇,他只知道,唱戏的听戏的人多了,年龄越来越小了,让他觉得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