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焦点评论  >> 查看详情

中华文化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日期:2018-02-14 11:57:17 
分享: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的春节可谓“全球最大庆典”。临近中国新年,不少国家也相继开启了“春节时间”:在乌克兰基辅国家大剧院,《魅力湘西》这一“来自中国的礼物”,带来穿越时空的视听盛宴;在美国华盛顿科戈德庭院,“中国新年家庭日”张灯结彩,民俗展台前排起了长队;在葡萄牙里斯本市中心,阿连特茹民歌与少林功夫交相辉映,携手迎接新年的到来……世界各地奏响的春节序曲,既彰显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也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生动注脚。

  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观感一脉相承。这几年,翻看国外图书的推荐榜单,“彻彻底底的杰作”《三体》三部曲、“中国小说家笔下的隐秘世界”《解密》等作品赫然在列;点开全球最大收费视频网站网飞(Netflix),《反黑》《白夜追凶》《无证之罪》等国产网剧的身影令人惊喜;观察纽约时装周的潮流走向,中国品牌一场以“悟道”为主题的走秀点燃舞台,被誉为“一封致年轻人的情书”。有人感慨,中国文化正呈现复兴气象。

  来自商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文化产业比人们想象中走得更远。2017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达1265.1亿美元,同比增长11.1%,不仅出口规模实现了稳定增长,在出口结构上也呈现出持续优化态势。近年来,从能不能走出去占有一席之地的担忧,到走得出彩勇立时代潮头的憧憬,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可谓日新月异,佳作频出,时不时就会刮起一阵“中国旋风”。

  文化之风,激荡起强烈的文化对流。在德国,有个名叫迪特福特的千年小镇,自1928年起每年2月都会举办“中国人狂欢节”,挂灯笼、贴福字、飘彩旗,到处洋溢着中国气息。为什么异国小镇能与遥远的中华文明之间产生如此强烈的共振?当地的说法是,因为与中国很早以前就有通商交往,他们迷上了中国文化,便渐渐以“中国人”自居。文化是最好的使者。对中华文明的需求越旺盛、价值越认可,中华文化才能“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在更多的地方春风化雨。

  在新时代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依然任重道远。不久前,《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出炉,谈及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海外受访者首选中餐,其次是中医药和武术。有人表示,“好吃的中国餐加上模糊的孔夫子,代表了西方人对中国的普遍了解”。文化产业同样遭遇尴尬,“我们有功夫,有熊猫,却没有‘功夫熊猫’”。不断改革创新,借助新手段、新模式、新技术实现文化传播的转型升级,解决高质量文化供给的问题,中华文化才能更好地走出去,让世界了解到一个更真实、更立体、更全面的中国。

  有人曾这样比喻,如果中国文化是凝聚在天上的云彩,就一定要变成雨落地。如此说来,中国文化刮起的旋风,既要有风驰电掣的激荡,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温柔。满足世界市场对中华文化的巨大需求,我们不仅要在春节这样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浓缩中华文化的精髓,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浸透中华文明的基因。以多元的文化符号、文化覆盖,辅以独运匠心的东方魅力,中华文化的航船才能行稳致远。

  在谈到中华文化的明天时,汉学泰斗饶宗颐先生表示,“我们的未来,永远浸透着昨天与今天的重叠与沉淀。”无论昨天的艰辛,还是今日的奋斗,只要持之以恒地坚守,坚持不懈地耕耘,中华文化定能化成春雨,滋润人类文明的疆域。(人民日报)

相关产品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