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云工程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研制的覆盖全球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该系统将以天基互联网接入能力为基础,融合低轨导航增强、多样化遥感,实现通、导、遥的信息一体化。此次成功发射的技术验证卫星是虹云工程首发星,后续将以此卫星为基础开展低轨天基互联网试验与应用示范。
用于发射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生产,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95次飞行。
这是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首次将卫星送入1000公里以上的太阳同步轨道,火箭的任务适应性大大提高;履约周期只有短短半年时间,火箭的市场响应能力大大增强。
自首飞以来,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发射已连续取得5次圆满成功,体现了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的高性能与高可靠性。
——长征十一号遥五任务特点
一、此次任务是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首次执行100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发射,火箭任务适应性更强
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虹云工程”首颗低轨宽带通讯技术试验卫星送入1067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将有力支撑国家低轨移动通信星座的组网、补网建设。
二、履约周期只有短短半年时间,火箭的市场响应能力大大增强
火箭通过全面去任务化、星箭接口设计集成化等措施,进一步优化研制流程,实现从与客户签约到火箭发射卫星到预定轨道,只需要半年时间,可为小卫星用户提供更加精准、快速的组网和补网发射服务。
三、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参与商业航天发射服务的优势
成本更具优势。通过缩短发射流程、优化系统状态、持续技术创新,进一步优化火箭成本,提升火箭性价比,为商业小卫星提供更经济的发射机会。
服务更加周到。为客户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研制了系列化、标准化、环境更加优越的卫星适配器,为商业小卫星提供更舒适的搭乘环境。
四、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开创多元化发射服务
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积极响应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提倡“绿色、共享”理念,探索多种发射服务形式,支撑商业航天的发展。在国内率先提供多元化的发射方式,为国内外小卫星用户提供订制、众筹、搭载发射服务。
五、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商业化发展前景
目前,正在研制反应更加快捷、市场竞争能力更强、低轨运载能力覆盖2吨的固体运载火箭,同时进一步拓展发射方式,形成海上发射能力,满足低倾角轨道卫星的发射需求。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创造的十一项第一
我国第一型国家立项的固体运载火箭
我国第一型实现小时级发射的运载火箭
我国第一型具备机动发射能力的运载火箭
我国第一型具备长期贮存能力的运载火箭
我国第一型可无依托发射的运载火箭
我国第一型适应复杂发射环境的运载火箭
我国第一型具备实用运载能力的固体运载火箭
我国第一型适合小卫星快速发射的运载火箭
我国第一型四级全固体运载火箭
我国第一型向外国卫星提供搭载服务的固体运载火箭
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
【虹云工程首星发射意味着什么?】
虹云工程首星是我国首颗低轨宽带通信技术验证卫星,并首次将毫米波相控阵技术应用于低轨宽带通信卫星,能够利用动态波束实现更加灵活的业务模式。后续将以此卫星为基础开展低轨天基互联网试验与应用示范。
除通信主载荷外,虹云工程首星还承载了光谱测温仪和3S(AIS/ADS-B/DCS)载荷,实现高层大气温度探测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信息、飞机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信息和传感器数据信息采集(DCS),可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环境、海事、空管等领域。
中国航天科工实施的虹云工程旨在构建覆盖全球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以天基互联网接入能力为基础,融合低轨导航增强、多样化遥感,实现通、导、遥的信息一体化。整个工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8年底发射首星,第二阶段,“十三五”末发射4颗业务试验星,第三阶段,到“十四五”中期完成天地融合系统建设,具备全面运营条件。当前,虹云工程总体进展处于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状态。
此外,中国航天科工正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具备卫星批产能力的智能化卫星生产线,将为后续星座建设奠定基础。(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