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浙江加快构建美丽河湖建设新格局:人水和谐 留住乡愁

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日期:2018-06-29 09:00:49 
分享:
        浙江在线6月2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施力维)日前,我省发布了美丽河湖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全省建成安全流畅、生态健康、水清景美、人文彰显、管护高效、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体系。

  浙南、浙北风景各异,山区、滨海差异悬殊,美丽河湖怎么建?6月28日,《美丽河湖建设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正式施行,对河湖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提供具体指导。

  未来5年,全省各地将通过补齐防洪薄弱短板、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彰显河湖人文历史、提升河岸景观品位、增强河湖管护能力,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为浙江大花园再添秀色。

  由净到美 治理新格局

  在依水而兴的浙江,江河湖泊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要素之一。经过近5年的治水攻坚,浙江大小河流(湖泊)的基本功能日渐恢复,劣V类水基本消除。

  “2003年,我省开始探索河湖生态治理,经过15年的实践,全省河湖治理基础较好,生态治河理念深入人心,但百姓对河湖的期待也越来越高。”浙江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后的美丽河湖建设,要在侧重结构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河湖安全的内涵,把保护和修复河湖生态放到重要位置,为沿河湖百姓创造更多更好的亲水空间和体验。同时,挖掘展示母亲河的文化、乡愁,并完善提升河湖综合管护能力。

  通过美丽河湖建设来巩固治水成果,让“美丽”看得见,让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这就是美丽河湖建设的初衷。

  在浙中盆地,从空中俯瞰浦江县,一条以浦阳江为核心的狭长绿廊,从通济湖大坝脚下,一路悠然铺陈延展,串起湿地、树林、湖泊和农田,犹如浦江大地上一条飘逸的“绿丝带”。

  美丽河湖建设不追求千篇一律,更要凸显地方特色。拥江发展、滨海水城、黄金水道、河川公园……各市都有与河湖相关的重要战略部署和行动计划。全省将形成浙北江南诗画水乡、浙西秀丽河川公园、浙东滨海魅力水城、浙中锦绣生态廊道、海岛风情花园的五大美丽河湖新格局。

  目前,全省各地已涌现出一批美丽河湖探索样板。今年年底前全省将完成20条(个)省级美丽河湖评定,今后五年共评定500条(个)市级、100条(个)省级美丽河湖,并纳入“五水共治”考核。

  从美到亲 提升获得感

  “美丽河湖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美丽河湖建设的重要参考因素。”浙江省河道管理总站钱塘江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美丽河湖不仅是对水质的单一考量,更是对流域环境的综合性评价。除了恢复好河湖的自然属性,还要充分发挥其惠及一方百姓的社会属性。

  《意见》提出,美丽河湖建设要突出“亲水性”的要求,尽量保证河道原生态,让沿河百姓能真切拥有治水的“获得感”。相关部门也邀请基层组织、市民代表,参与美丽河湖的评选,并提出建议。

  嵊州将水利治理工程提升为景观工程和文旅工程,河道沿岸设置唐诗主题休闲区,开辟绿道、水道双线游览,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将美丽生态转化为美丽经济。当年魏晋名士泊舟的艇湖,将建设为当地最大的湿地公园,成为重要的公共服务配套。

  为帮沿岸百姓寻回水乡记忆,下一步,相关部门还将对河湖文化开展专项调查。在此基础上,各地将打造有文化记忆、诗情画意、休闲野趣、浪漫情怀、健康生态等主题的沿岸设施,策划与展示乡土文化,让更多群众乐在其中。

  建管并重 人水更和谐

  今年3月的世界水日,全省首个“河长制”工作站在德清成立。当天启用的德清公众护水平台运用新媒体技术,群众可扫码巡河,反映问题。“人人当河长”成为越来越多德清人的生态自觉。

  河湖建设“三分建,七分管”,只有建管并重,着力做好河湖后期管护,才能让巨大的投入落到实处,让美丽河湖持续释放红利。

  “美丽河湖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爱护,多年的实践证明,河长制是行之有效的河湖管护措施。”省河长办(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美丽河湖建设将进一步发挥河(湖)长制社会管理力量,为河湖功能永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制度保障。同时,河长还将充分调动“巾帼护水岗”“河小二”“河小青”等社会力量开展河湖管理保护的积极性、参与度。

  凝聚人的力量,发挥技术优势,各地还将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河湖管理的智慧化,用数据力量管理好河湖。目前,一个涵盖河道、水利工程等基础信息的数据库正在建设之中,它将为独具浙江韵味的美丽河湖护航。

相关Home news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