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3日电 国家卫健委3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提到,到“十四五”末,计划将国家医疗应急队伍由目前的40支增加至60-70支。在扩容的同时,还要积极提升相应的能力和水平。
郭燕红表示,在2022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专门印发了《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四五”规划》,《规划》中明确了下一步的重点目标和重要任务。下一步,要以规划为指引,按照平急结合、系统高效的原则,指导各地进一步强化体系建设和能力提升,进一步推动医疗应急体系和能力的高质量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要推进基地和队伍建设。刚才介绍到,基地和队伍是完成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的核心力量,所以推进基地和队伍建设就是要增强“硬核力”。目前,正在推进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下一步还将建设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同时还要进一步扩充中毒救治基地,通过基地的建设,构建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的核心支撑。另一方面,要加大国家医疗应急队伍的建设。到“十四五”末,计划将国家医疗应急队伍由目前的40支增加至60-70支。在扩容的同时,还要积极提升相应的能力和水平。比如,配备一些必要的移动化的设备和治疗单元,使国家的医疗应急队伍能够提质扩容,满足紧急医学救援的工作任务。此外,为了应对重大疫情的医疗救治工作,还计划组建相应的重大疫情救治队伍,提升重大疫情发生之后的重症救治能力。除了国家层面的基地和队伍建设,同时也要求省里面要在队伍建设当中能够通过省、市、县几个层面医疗应急队伍的建设,形成紧急医学救援网络,能够按照平急结合、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目标完成紧急医学救援任务。
二是进一步强化医疗应急机制建设,提升“软实力”。通过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的医疗应急机制,推动完善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国家医疗救援力量的调动和相互支援机制,建设国家省、市、县立体化的医疗救援的指挥调度体系和信息系统,做到指令传递快速、系统反应有序、基层执行有力。同时,集中力量开展一些核心技术的攻关,加强科技和人才支撑,强化日常培训和演练,努力推动我国医疗应急能力向着高质量、科学化、专业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三是加强信息监测和应急值守,确保“快反应”。医疗应急工作第一是突出快,第二是突出有效,高质量。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要快就要做到“四早”,要充分发挥医疗机构的哨点作用,紧盯事件苗头信息,极早发现并报告,提前做好准备,牢牢把握医疗应急的主动权。在快的这方面,要发挥院前急救120的作用和省市县各级医疗应急队伍的作用,第一时间派出骨干力量,提升突发事件的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的反应能力,同时做好各个医疗队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的快速响应和协同支援,提升医疗应急处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