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青海海东6月14日电 题:十四国记者访撒拉尔故里:揽古迹溯民族之源
作者 潘雨洁
“我想,故乡的人一定会喜欢青海的故事。”13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回路新闻网记者阿丽娜·玛丽亚·帕特里夏·杜德纳特对记者说,“因为我们同样拥有多元文化,不同群体间相互理解,彼此深深认同、欣赏。”
6月11日至16日,来自南亚、加勒比和中南美洲地区的十四国记者在青海实地采访。13日,记者团一行前往海东市循化县,参观撒拉族传统建筑、庭院,了解当地历史文化。
循化县依傍黄河,地处青海东部,是中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和中国撒拉族的发祥地,
域内撒拉族人口占比达62.7%,还同时居住着其他多个民族。
撒拉尔故里民俗文化园内,清真寺呈传统中式建筑风格,四角飞檐翘起,横梁上雕刻精美花纹。
“这里的寺院历史超一百年,很多到如今还在使用。”多米尼克新闻在线记者伦达·塔妮莎·卢克说,“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古建筑的做法令人欣赏。”
篱笆楼是当地古老民居,楼房墙体由藤条笆桩制成,因地自由搭建,布局多样。不远处撒拉小院内,双层木制中式小楼的长廊与院子连通,中央花团锦簇。
“小院很对称,像北京四合院,整体风格也让我想起西班牙热带地区的庭院,一家人团聚非常热闹。”今日格林纳达网副主编苏琳·玛丽亚·劳楚彤称。
走近骆驼泉,一泓清泉间,白骆驼石雕像静静伫立。相传,八百多年前,居住在今土库曼斯坦的撒拉族先祖随蒙古大军东迁,手牵驮着经书和故乡水土的白骆驼,到达今循化县街子镇时,白骆驼走失,后在一处泉眼旁找到,已化为白石。此处的水土和故乡的完全相同,便定居下来。
听闻骆驼泉的故事,阿丽娜·玛丽亚·帕特里夏·杜德纳特感到一种“熟悉的多样性”。
“青海与我的国家相似,不同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的人们和谐共居,我们从小一起上学、吃饭,互穿各自的特色服饰,共同庆祝、度过彼此重要的节日。”她说。
回程途中,窗外黄河碧波荡漾,伦达·塔妮莎·卢克举着手机,一刻不想错过眼前风景。
“禁塑、保护河湖水资源等做法,在我的国家也坚持多年。”四个月的亲身体悟,中国留给她最深的印象,便是地方政府与民众一起守护山水生态的行动自觉,“希望在未来,能看到更多国家联手,展开环保合作。”
13日下午,记者团到访海东市河湟新区青绣数字化总部经济,体验青绣产品制作。14日,他们继续去往青海湖及龙羊峡水光互补发电站,体验青海自然生态风光及清洁能源建设发展成果。
此次活动由青海省外事办公室、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获外交部新闻司、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