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视频:【新疆故事】“80后”糖塑艺人:坚守技艺传递新疆之爱

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日期:2021-07-07 14:11:16 
分享:

        中新网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sh/shipin/cns/2021/07-07/news893895.shtml
 

        【解说】光亮的皮色,鲜红的石榴籽;白色的天鹅,张开双翅,展翅欲飞……在新疆乌鲁木齐七坊街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工作室里,刘孝卿正着手做着一系列新疆风情的糖塑作品。

   他用一个小气囊慢慢吹起一个奶白色的糖球,接着给糖球上色、再塑形,几十秒钟的时间,就将一团糖吹制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同期】新疆糖塑艺人 刘孝卿

  我比较喜欢做天鹅、石榴这些作品,因为它是在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东西。比如我们塔城有这个白鹅,这个石榴籽也是我们新疆经常说到的,像石榴籽一样团结在一起,都是和我们生活比较贴近的。

  【解说】糖塑历史悠久,是一种在民间流传很广的食品加工艺术。糖塑以麦芽糖为原料,将糖加热,使其变软,根据需要可以调出红、蓝、黑等数十种不同的颜色,然后借助剪刀、小梳、小篾刀等工具,经由艺人吹、拉、搓、扯、捏、压、剪等技艺塑制成形。

  “80后”的刘孝卿自幼在新疆塔城地区长大,母亲的糖画手艺和家乡的风土人情是他儿时最难忘的回忆。他自幼就喜爱用泥巴捏各种鸟兽、鱼虫,捏什么像什么。2007年,他来到天津开始了十余年的拜师学艺之路。

  刘孝卿告诉记者,糖塑技艺里的“吹”,讲究的是快而准确到位。麦芽糖在20摄氏度以下会迅速凝固,气温越低,凝固越快,这就要求手艺人眼疾手快、气息均匀、动作熟练,不然难以完成。

  【同期】新疆糖塑艺人 刘孝卿

  最大的难点就是我们操作的过程中,它这个温度的变化,拿在手上很快就凉了,还没有塑形,就已经冷却了。所以说跟其它的软材料相比这点是更加难。这个也是熟能生巧,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反复地去制作,就能掌握它的一个手感,你的速度也会提升,所以在它这个冷却之前,就能够完成它的塑形。

  【解说】十几年的探索和磨练,如今刘孝卿以“扯、拉、吹、捏、剪、接、贴”等手法,塑制出飞禽、走兽、花鸟、虫鱼,个个形象逼真,色彩鲜明,让人百看不腻。

  2012年,刘孝卿凭借着自己的绘画基础,开始了以糖稀为“墨”、以长勺为“笔”的糖画艺术。

  糖画,既好看,又好吃。在刘孝卿的工作室里,一个长方形的铝制面板,电炉上架着一口锅,锅里熬着糖液,散发出淡淡的甜香,刘孝卿通过浇筑成造型各异、惟妙惟肖的糖画图案,整个过程优雅流畅、赏心悦目,勾起了我们儿时的很多甜蜜回忆。

  熬糖最关键的是掌握火候,这很考验糖画师傅的经验。得小火慢慢熬,熬不好的话,整锅糖都会有焦味。刘孝卿说做糖画是没有底稿的,画稿全在心里。盛糖浆的调羹就像毛笔,如果下笔犹豫,糖就会流下来堆在一起,厚薄不均匀。所以手上功夫很关键,制作时必须一气呵成。比如在画龙须时,勺子刚放下,就要马上提起来,才有这样由粗到细的飘逸线条。

  【同期】新疆糖塑艺人 刘孝卿

  糖画巧妙的地方,在于它的线条的设计,因为它要连贯,一个作品你要用竹签一次性粘起来,中间要有线条去连贯。这个就有点像练毛笔字一样,控制它的笔锋。

  【解说】时代在变化,每代人喜好的图案也在变化。现代糖画愈来愈向多元化发展,但无论怎样推陈出新,十二生肖却是不能少的。

  【同期】新疆糖塑艺人 刘孝卿

  糖画上面就是以十二生肖为主,因为这个是一个传统的东西。现代元素上面,现在我们加入了一些卡通造型,比如机器猫、喜羊羊、海绵宝宝、哪吒这些,小孩子们喜欢的一些造型图案。

  【解说】无论时间变迁,年代更替,刘孝卿都希望这份传统技艺能永远传承下去,而不是悄无声息地从我们的视线中渐渐消失。它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术的一部分,也是几代人童年中那一抹旋转着的甜蜜回忆。

  【同期】新疆糖塑艺人 刘孝卿

  其实就是这么多年,我们在不断地付出,不断地去加深这个记忆的过程,使我不想放弃它,虽然说它可能挣钱不多,但是我还是想把这个坚持做下去。

  【解说】近些年,国家一直倡导传统文化的回归,对像刘孝卿这样的手艺人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同期】新疆糖塑艺人 刘孝卿

  现在回到新疆,我想融入一些新疆元素和现代元素,做一些符合当代实际需要的一些作品。通过这些作品,表达一个对新疆的热爱,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 赵雅敏 新疆乌鲁木齐报道)

相关Home news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