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平视世界,习近平说中国的“势”与“事”

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日期:2021-03-11 09:55:18 
分享: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平视世界,习近平说中国的“势”与“事”

  作者 钟三屏

  “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2021年全国两会,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这番话,引起国人共鸣。

点击进入下一页

  人们感慨,中国一路走来,经过了太多不凡历程,也跨越了重重艰难,能够平视世界的中国,依然保持着积极发展之势。

  历史上,中国从不依靠殖民而实现自身发展,靠的是自身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开始实施的十三个“五年规划(计划)”,就是这样坚定的“脚印”。中国以五年为一个时间单位,因应时势不断调整发展方式和发展方向,借此“跬步千里”,实现与当代世界并肩同行,“平视这个世界”。

  如今,全国两会正审查讨论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更“放眼量”至十五年后,中国仍依循自己的选择步履不停。即便身处世界百年变局,但中国的发展依然如习近平今年初所说,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平视世界”,还可以读出另一层含义,即中国平视这个世界,世界亦需要平视中国。

  尤其是对于想要与中国真诚交往的国家,无需“美颜相机”,也不要用“灰黑滤镜”,换言之,只需要平等互利,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也如习近平在十九大闭幕后对中外记者所说的:“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词,我们一贯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

  与中国相交,这种平视姿态,是打开更多可能性的逻辑起点。而平视世界的中国,无论外部风云如何变幻,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的事。

点击进入下一页

  比如习近平在今年全国两会中提到的“三件事”。

  其一,高质量发展。中国过去简单粗放的发展方式已被踩下刹车,提高发展质量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的主攻方向。

  更进一步,习近平在青海代表团提出,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必须长期坚持。

  这显示出,中国在更宽领域上,拉高了发展质量的标准线,以更好满足国民各方面的需求。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将有利于中国与世界找到新的合作空间。

  其二,生态保护。在内蒙古代表团提出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在青海代表团强调保护“中华水塔”,明确青海对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保护生态,不仅是习近平对“一省一区”提出的要求,也是面向全国、面向未来的考量。

  习近平还曾在多边场合发出倡议:“共同呵护好地球家园,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子孙后代。”这一点,世界和中国有同样的诉求,也有更多合作的可能性。

  其三,百年学史。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时,正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一安排,被习近平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反复提及。他重申,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其实,外界对中国发展和中共奋斗的目标始终保有“好奇心”,历史正是世界认识中国、认识中共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在这里,蕴含着百年大党的“初心”。

  再看习近平此次全国两会上“点题”的三件大事——高质量发展、生态环保、百年学史,都有一个共同落点:为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生活更好的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更多可能。(完)(图片素材来源:中新社 新华社)

相关Home news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