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青年震荡”缘何获选《牛津词典》年度词汇

来源: 解放日报   日期:2017-12-19 14:00:39 
分享:

  在岁末年终之际,《牛津词典》公布了2017年度词汇——“青年震荡”(youthquake)。“青年震荡”意指“年轻人的行动及影响力带来重要的文化、政治、社会变革”。
  《牛津词典》选出的年度词汇不仅反映了过去一年里的社会风气、情绪或焦点,而且具有长远的文化意义。
  冲击英国与新西兰选举
  《牛津词典》校勘数据显示,与2016年相比,“青年震荡”一词在2017年的使用率大幅增加,尤其是在今年6月英国大选和9月新西兰大选期间。
  今年4月18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突然宣布将于6月8日提前举行大选,令外界颇感意外。6月8日,英国民众投票后,年轻选民登上新闻头条。尽管工党最终在议会下院获得的席位比保守党少,但出人意料地成功阻止保守党赢得绝对多数。许多评论人士认为,工党领袖科尔宾赢得了年轻人的支持,他们的集体行动被称为“青年震荡”。《金融时报》称,这种人口结构重塑对政治格局的影响可能是深远的。该报写道:“几十年来,一个恶性循环一直在发生:很多年轻人不愿意投票,所以政治家们在拟定宣言的时候不会优先考虑他们的需求,导致年轻人对政治的幻灭感会增强。”
  今年9月,第二次“青年震荡”冲击新西兰。在英国年轻人投票人数激增的情况下,新西兰人在大选期间也使用“青年震荡”一词来讨论年轻人的参政状况。据《新西兰先驱报》报道,“千禧一代”成长在社会稳定发展的时代,他们也被评价为“幸运的一代”,但幸运的生活也令这一代人饱受诟病。而现在,年轻选民似乎在觉醒,他们正在重新燃起对政治的兴趣。学者安妮·萨尔蒙德认为,“在经历了30多年的超个人主义之后,聪明的年轻一代正在向上发展。他们的思维方式非常不同,他们关注的是长远的未来。”
  《牛津词典》总裁卡斯帕·格拉斯沃认为,“青年震荡”是一个可以让人们团结起来的词。他说:“我们基于证据和语言兴趣,选出‘青年震荡’一词。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在我们的语言反映出日渐加深的不安和疲惫感之际,这是一个少有的带着积极语调的政治词汇。”
  谁创造了“青年震荡”
  1965年,美国时尚杂志《时装》(Vogue)主编戴安娜·弗里兰将英文单词“youth”(青年)与“quake”(震荡)合成“青年震荡”一词,突出20世纪60年代年轻人在时尚和音乐领域的变化。战后喧嚣动荡的时期被称为“青年震荡之年”,当时的年轻人排斥父母的传统价值观。今年,类似的情况再次出现在英国和新西兰。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尽管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但“青年震荡”获选年度词汇并没有获得所有人的肯定,有困惑的网友对此表示,没有听说过,不知道什么意思。
  此外,入围《牛津词典》2017年度词汇的还有:“白色脆弱”(white fragility),意指“当接触到涉及种族不平等和不公正的信息时,一名白人会感到不自在并带有防卫情绪”;“劫持新闻”(newsjacking),意指“利用某个新闻事件,趁机推销某品牌”。其他入围词汇还包括“反法西斯行动”(antifa)、“玻璃心男”(broflake)、“户外运动风”(gorpcore) 、“黑材料”(kompromat)、“独角兽”(unicorn)等。

(来源:解放日报)

相关Home news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