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出土的青铜大立人,身着衮衣袖裳,至少证明当时的中国古蜀先民,已经掌握了丝织品的纺织技术,然而至今没有寻找到实物痕迹。霞光裁云绣,飞烟起霓裳,三千多年后在厚厚的黄土之下,我们还能再见到那通达天地,行于万物,交织着古蜀人精神与信仰的一缕经纬吗?《中国电视》邀您收看六集纪录片《又见三星堆》,带您详细了解三星堆丝绸发现的过程和意义。
在中国有关蚕桑的史料、传说中,与蜀地有关的不在少数,《蜀王本纪》称“蜀之先,名蚕丛,教民蚕桑”。而三星堆作为古蜀先民创建的古蜀国都邑,寻找丝织品遗物是2019年-2022年这一轮考古发掘中的一个重点。为此,纪录片《又见三星堆》纪录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就与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开展的寻找工作。
在寻找丝绸的同时,三星堆发掘现场也搭建好了所有的发掘舱,迎来了上海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的考古团队,并在5号祭祀坑出土了本轮发掘的第一件黄金重器——黄金面具,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黄金面具吸引,差不多同一时刻,负责此次丝绸实物寻找工作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所文博馆员郭建波,也终于有了收获,2021年1月31号, 郭建波终于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明确的经纬组织。
(用显微镜下观察文物的经纬组织)
此次发现填补了古蜀时期丝绸考古的空白,从而实证了古蜀文明的辉煌,并且为三星堆祭祀形态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最重要的是,为古蜀文字和符号的发现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祭祀坑中的黄金面具和显微镜下的一缕经纬,终于穿越千年而来,初见真容......
《中国电视》邀您收看《又见三星堆》更多精彩内容:
https://yspapp.cn/e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