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总署13日发布的贸易数据显示,2022年,中意贸易额达到778.84亿美元,同比增长5.4%;其中中国对意大利出口额509.08亿美元,同比增长16.8%,中国自意大利进口额269.76亿美元,同比下降11%。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欧洲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欧洲学会意大利研究分会秘书长孙彦红研究员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指出,2022年中意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5.4%,再创新高,表明两国经济仍高度互补,双边经贸合作仍具强劲韧性。
孙彦红认为,受到俄乌冲突对世界各国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冲击的不对称性影响,2022年中欧和中意双向贸易呈现出一个共同特点,即中国对欧盟和意大利的出口额保持较高增长率,但中国自欧盟和意大利进口额出现明显下滑。俄乌冲突爆发后,受到欧盟与俄罗斯之间制裁与反制裁影响,欧洲很快陷入能源危机,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高涨导致通胀率一路走高。2022年意大利通胀率达8.1%,为1985年以来最高水平。能源成本飙升和通胀高企导致欧盟和意大利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大涨,出口竞争力显著下降,造成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买家转而寻求其他更经济划算的供应商。这是2022年中国自意大利和欧盟进口显著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实际上,2022年欧盟和意大利的对外贸易逆差整体上都呈扩大趋势,不仅对中国出口减少,对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也在减少。
尽管如此,孙彦红对中意双边贸易的发展仍持乐观态度,她表示,2022年中国对意出口增长高达16.8%,中国自意进口额虽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2020年的水平,表明两国经济的互补性仍很稳固。考虑到中国正在优化调整防疫措施,预计待欧洲和意大利能源危机缓解后,中意两国贸易结构将逐步恢复。
对于近一个多月中国持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孙彦红认为,中国基于科学评估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也有助于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中国正在实施的推动中外人员往来便利化的一系列措施将为2023年及未来中意经贸合作注入新动力。首先,防疫措施的调整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摩根大通等国际投资机构已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中国市场复苏将为“意大利制造”产品创造更多出口机遇。其次,中国调整防疫政策有助于恢复中外人员往来和商务旅行,也将大幅提升国内企业生产运营的确定性,一方面有助于提振投资营商信心、恢复市场乐观情绪,使中国继续成为外资优先投资目的地,另一方面有助于国内企业按期完成出口订单,这无疑将进一步释放意大利企业来华投资和中国企业对意大利出口的潜力。再次,在新冠疫情暴发前,意大利一直是中国游客的重要旅行目的地,而中国吸引的意大利游客数量也呈稳定增长态势,预计两国人员往来将较快恢复,对于促进两国旅游业及包括酒店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娱乐业在内的相关产业复苏都将大有助益。(来源: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