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习近平主席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难度,但今年消除绝对贫困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会改变。多年来,面对贫困这一当今世界的严峻挑战,我国一方面提出在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方面还与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努力,力争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减贫目标。对此,意大利洛伦佐·德·美第齐学院副教授法比奥·马西莫·帕兰迪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减贫和南南合作中发挥了引领作用。
两年前,意大利洛伦佐·德·美第齐学院副教授法比奥·马西莫·帕兰迪曾赴云南考察易地扶贫搬迁的开展情况。他看到,中国正因地制宜地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减贫之路,“中国的减贫是通过领导层、民众和全国各种组织共同努力来实现的,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我们在云南看到一个经常用到的减贫举措,就是易地扶贫搬迁。有一些村庄在经过重建后,拥有了数字化必备的基础设施,得以与更广阔的市场对接,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发展。”
在来自各方的努力之下,中国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已有超过8.5亿中国人摆脱了极端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2015年,中国率先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将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在实现自身减贫、扶贫目标的同时,作为同粮农组织共同开展南南合作的首批国家之一,中国还致力于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贫困问题。帕兰迪说,中国始终积极参与减贫国际合作,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南南合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的一大特色。中国一直非常重视同发展中国家以及最贫困国家的合作。所以,今天中国在南南合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一点也不奇怪。在当今的全球治理中,中国也强调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新的金融机构来促进最不发达地区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在建立新的发展中国家合作机制中,中国也扮演着引领角色。”
此外,中国还在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倡议等多个框架下,积极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扶贫减贫经验。帕兰迪表示,中国在扶贫工作中的政策制定、动员协调各方力量上,展现出了出色的能力和效率。中国的经验和模式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借鉴:“(尽管)环境不同,但减贫的基本策略是一样的。那就是实现现代化、与外界连通、建设更好的交通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这是所有极端贫困地区应对贫困的共同办法。”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但联合国在7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预计,新冠肺炎疫情或将造成全球7100万人重返贫困,令实现这一目标面临严峻挑战。对此,帕兰迪认为,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和平发展,才能更好地应对贫困、环境问题等挑战:“与个别国家希望封闭、孤立,把条件强加给别国不同,中国持续倡导合作、不附加条件,并且推动国际关系和平发展,这种做法很受欢迎。这将是应对恐怖主义、贫困、不平等和环境问题等全球共同挑战的唯一方法。”(来源: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