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助力“一带一路”走实走远
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日期:2019-11-16 12:00:5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发挥中华文化的巨大优势与无穷力量,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现实命题。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大势、中国国情、未来发展而提出的重大倡议。走进新时代,扬帆再起航。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正经历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从“搭建框架”到“精耕细作”的积极变化,成为构建新时代中国与世界良性互动关系的关键一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发挥中华文化的巨大优势与无穷力量,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现实命题。
打通“一带一路”的“五通”需要文化作支撑
文化的影响力跨越国界、超越时空、相互包容。“一带一路”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出了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各具优势、精彩纷呈,是各个国家生存发展的根基。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必须善于发挥文化桥梁作用、引领作用。通过加强各国、各领域、各阶层人士之间的不同形态文化交流,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实现与沿线国家的全方位合作发展共赢。
从历史经验看,古丝绸之路正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成功典范。古丝绸之路既是一条通商互信之路、经济合作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文明对话之路。古代中国许多物质形态文化特别是发明创造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对促进西方近现代科学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当然,近代西方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等知识,又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这两条通道所展现的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为世人树立了光辉典范。今天,我们要继承弘扬“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号,发挥文化交流合作引领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共同发展。
从现实需要看,文化可以使参与国更好地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要努力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抓手,实现沿线国家和平发展、和谐合作、互利共赢。其中,“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是一种打破“零和游戏”法则的创新文化;“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则是打破霸权法则的共赢文化;在“五通”之中,如果没有“政策沟通”“民心相通”,其他“三通”任务就难以完成,而政策与民心深受文化影响。至于“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也需要文化智慧作出诠释,跨文化沟通是赢得合作的桥梁。可以说,“一带一路”与文化环环紧扣,无论哪个环节的建设都离不开文化作先导、作铺垫。
从减少误解看,文化交流有助于尊重差异、理解包容、增加互信、促进合作。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基、灵魂,是流淌在国民身上的血脉基因。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既是经济发展的大手笔,也是文化发展的大手笔。它将使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理解中国,也可以让中国更好地理解他国,尊重当地文化,赢得支持。为此,我们要善于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做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的前景对接起来,实现互利双赢。
秉持和合理念的中华文化特质是夯实“一带一路”路基的坚强磐石
“和合”理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其内核和特质具有时代价值,它不仅促使当代中国自身更具凝聚力,而且使中国更具世界关怀力、全球调适力。依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带一路”倡议,彰显着一系列国际经济理念创新。正确理解和运用“和合”理念,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和合”理念是中国对外传播的闪亮名片。古代中国曾长期作为强国矗立于世界舞台,输出了丝绸、茶叶、瓷器等丰富物产,对外传播着和平思想与“和合”理念。爱好和平、睦邻友好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合”元素纵贯中华思想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也是中华思想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代表性元素。“和合”理念独具特色、富有魅力,跨越时空、超越国度,是亮丽的中国名片。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始终要坚持“和合”理念。当今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国际上对“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怀着各种看法和不同心态,评价众说纷纭,所谓“中国崩溃论”与“中国威胁论”交替而生,理解、赞许、信任与疑虑、困惑、误解并存。面对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趋势,“一带一路”赢得世界瞩目的同时,也让全世界对中国为什么做、怎么做产生巨大关注。如何消除困惑、打消疑虑、澄清误解?特别需要中国将“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和合”理念传播出去,为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作出生动诠释,从而赢得主动。
“和合”理念是“中国方案”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突出,局部动荡此起彼伏,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依然任重而道远。“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一系列难题与挑战仅靠一两个国家的努力是无法解决的,而需要各国共同面对、合力化解。“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作为延续千百年的丝路精神,不仅是“和合”思想的逻辑展开,更是我们为世界贡献的“中国方案”。
崇尚义利兼顾是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的行为规则和道德约束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正确义利观。”“践行正确义利观,义利相兼,义重于利。”中华文明深明“义利之辩”,总体上强调义利一体、义是利之和,但又区别对待不同的行为主体。如孟子对梁惠王讲:“王何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说明在义利关系上,对治国者与对老百姓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治国者宜行仁义,而不必关注为自己谋利。而对于普通民众,可以“义利并举”,但也要遵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过度言利,崇尚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放纵物质欲望,就会面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的局面。对于国与国之间关系而言,也是如此。因此,将中华文明的义利兼顾观注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国家层面,强调以义为先、义利兼顾;在企业层面,强调以义取利、义利并举,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既有利于人文交流,又有利于贸易互通。
必须看到,当前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除了有利的一面外,还有非常不利的一面,即单纯以市场效率为基础,重利而轻义。你少我多、损人利己或者你输我赢、一家通吃,这或许满足效率原则,但很难符合道义需求。随着以价值链分工特征的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客观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因此,只有义利兼顾才能共同发展,只有义利基本平衡才能互利共赢。
“一带一路”建设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蕴含着“道义为先,义利平衡”的正确义利观,树立了人类整体意识,体现中华文明中“天下大同”的深邃思想,彰显中国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孜孜追求以及道义为先的大国风范,反映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应有担当。其中,“共商”体现的是一种平等参与。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理应平等参与决策、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共建”体现的是一种联动发展。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全球经济新格局下,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共享”体现的是一种包容增长。发展的目的是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世界各国人民,全球经济治理既要讲求效率,也要注重公平。唯其“义利融合、先义后利、取利有道”,唯其“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各类商业活动才能行稳致远,充满生机活力。
文化传播是助推“一带一路”走实走远的润滑剂
“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一条经济贸易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它用文化将历史与现在、中国与世界联系在一起,减少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从而为沿线各国长期合作与繁荣打下坚实基础。为此,应当坚持文化先行,树立文化引领经济的高度自觉,使中华文化传播成为助推“一带一路”建设走实走远的润滑剂。
一是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夯实“一带一路”民意基础。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我国边境地区2300多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近一半,其中有30多个民族与周边国家属于同一民族。这不仅为中国对外交流提供便利,也是全面对外开放、民心相通的优势所在。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们要利用好这个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合作。讲好中国故事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举措,可以真实、全面、立体地展示中国。讲好中国故事,既要讲中国厚重的历史,还要讲中国的改革发展,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多姿多彩、中国方案的正确设计和中国道路的明智选择。
二是“精耕细作”文化资源,积极输出文化产品,努力建设文化贸易强国。文化贸易和投资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是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推手。可以说,我国已经成为文化大国,但与美国等文化强国相比还有差距。早在1998年,美国消费类视听技术文化产品出口已经达到600亿美元,取代其航空航天工业的位置,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美国影片总量虽然只占全球电影产量的6.7%,却占据全球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美国的文化贸易之所以非常发达,主要是因为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美国成功地向全球输出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习俗,如文化遗址、特色建筑、民族艺术表演、传统手工艺、民族饮食文化、节日庆典活动等,其中30多项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上拥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我们要继续保持对传统文化自觉传承的敏感性,借鉴文化强国在对文化创意开发和推介方面的经验,通过对各类文化资源“精耕细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三是要善于依托当地、借船出海、借力发力、着眼大众开展文化传播。“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合作平台和最受欢迎的公共平台。为了更好地向外界推介“一带一路”,不仅要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还要传递合作伙伴的声音。比如,萨摩亚总理图伊拉埃帕曾指出,所谓的“中国债务陷阱”之说完全是误解与无稽之谈。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不少非洲国家领导人更是主动驳斥“掠夺资源”“债务陷阱”等抹黑中方的论调。这些参与并受益于“一带一路”的国家的声音,远比那些随意的臆测、恶意的抹黑更为真实可信,也更易于被国际社会听见。我们要积极促进全方位的文化传播,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发出立体声,让中国声音传得更远更广,让中国理念得到更多理解和赞同。只有这样,“一带一路”建设才能进展得更平稳、更顺利。(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王小萍,广东省委党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