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欧中青少年音乐艺术节日前在比利时赞多霍芬市开幕。来自中国“广西艺术之星”的青少年音乐爱好者与比利时利尔音乐学校的学生,在赞多霍芬市和利尔市联袂举办两场音乐会,进行艺术交流,成为当地一件盛事。音乐节由比利时两个市组织,是一个完全融入比利时城市社区的民间艺术节。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比两国青少年与当地民间艺术家们通过共同的语言——音乐进行文化交流。比利时的萨克斯、单簧管、吉他、打击乐器与中国的长笛、敲击木块、古筝同台献艺,共同呈现出一台《新丝绸之路》音乐会。在开幕式演出现场,来自广东佛山的咏春拳表演、当地华人社团的太极和民族舞蹈表演、中国传统的岭南剪纸和书法表演等,为音乐节增添了浓郁的中国色彩。
音乐会的高潮是由比利时作曲家、利尔音乐学院汗·弗林托普教授专门为本届音乐艺术节谱写,也是第一部由西方人谱写的“丝绸之路交响乐”。作为欧中青少年音乐艺术节的组织者之一,他主动请缨,从《马可·波罗纪行》汲取灵感,用音符做桥梁,为新时代中欧友好合作谱写新乐章,夜以继日地投入创作,思绪随着马可·波罗的步伐在飘动,音符随着马克·波罗的足迹在流淌。他告诉记者,作为音乐教授,他对世界各地的音乐特色有一定的了解,在音乐中融入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用音符讲述中欧文明互鉴的故事。
整部交响曲分为8个篇章:威尼斯启航,马可·波罗向东行进;霍尔木兹,欧洲、阿拉伯和中国文化枢纽;千难万险,遭遇强取豪夺;印度,途经圣徒托马斯山;喜马拉雅,站在世界屋脊;东西方交汇,衔接元朝盛世;东西方贸易之都,临安府;安抵大都,中国北京。弗林托普表示,尽管创作只用了一个月时间,但此前阅读了大量关于中国的书籍,聆听了大量不同地区的音乐,揣摩不同文化、民族和地域特色的音乐特点。他每写完一段就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远在广西的中国小乐手们,虽然相隔万里之遥,但音乐将他们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音乐无国界,跨过千山万水。在开幕式的首场演出中观众欣赏到,“中西混合乐队”在弗林托普的指挥下,通过中式和西式乐器交相辉映地演奏,展现具有马可·波罗途经国家和地区浓郁特色的音乐。在乐队演奏的同时,穿插着舞者的表演,呈现出一幅幅“立体”画面。在影像背景和现场表演的烘托下,人们的思绪飞到了遥远的过去……即展现了7个世纪前马可·波罗时代的中西沟通,又呈现出当代中欧共建“一带一路”的壮丽景象。《新丝绸之路》交响乐昭示出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在最后出现的多媒体背景上,马可·波罗的“丝绸之路”旅途结束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新丝绸之路”。北京、上海、布鲁塞尔、安特卫普等4座具有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运输代表性的城市图片呈现在观众面前,赋予了音乐会更深的内涵。
几位相约来观看演出的当地妇女告诉记者,中国青少年很有教养,艺术水平很高,将来有机会,一定去中国看看。一位运输公司老板说,他的女朋友是中国人,平时工作很忙,周末也时常加班,但让她今天无论如何要“放假”,陪自己来看中国的孩子们的演出。利尔音乐学院的一位学生表示,自己对中国的了解很少,局限在当地报纸和电视的报道范围内。通过与中国同龄人的交往,自己加深了对当代中国的了解,尤其是对中国音乐和艺术教育领域的了解,他希望能像郎朗那样成为世界著名的音乐演奏家。
艺术节的中方组织者英红女士说,比利时非常看重来欧洲交流的中国青少年艺术演出团体,赞多霍芬市与利尔市政府和人民对中国文化和艺术充满尊重和热爱。无论是赞多霍芬,还是利尔市政府、利尔音乐学院,都无条件支持艺术节,不但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组织,还负责艺术节的媒体和推广工作。赞多霍芬是一座美丽安静又充满活力的城市,以“风车面包”、国际马术障碍赛和出产名贵赛鸽闻名世界。利尔市小巧、精美,城内运河环绕,小桥流水,典雅而幽静。该市有著名的“比津女修道院社区”,以及建于136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钟楼。
弗林托普表示,音乐艺术节旨在为中、比两国年轻人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同时也希望比利时青少年更切身地体会、理解和吸收中国优秀的文化。音乐艺术让中国文化和比利时人零距离互动交流,这种文化和人文交流,必将为将来中欧间的贸易、文化、政治上的互惠互利带来巨大的便利。(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