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曼谷12月1日电 题:中泰电影产业合作如何深化文化理解实现共赢?
——专访泰国国家软实力战略委员会电影与电视剧分会主席差林差立·育昆
作者 李映民 赵婧楠
第18届曼谷中国电影节11月8日至24日在泰国曼谷举行,促进了中泰两国在电影艺术领域的交流合作。近年来,中泰文化交流日益紧密,电影产业逐渐成为连接两国的途径之一。中泰电影产业合作如何深化文化理解实现共赢?中泰电影合作发展前景如何?中新社“东西问”近日就此专访泰国国家软实力战略委员会电影与电视剧分会主席差林差立·育昆(Chalermchatri Yukol)。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第18届曼谷中国电影节的举办,对促进中泰电影产业交流有何意义?泰国电影《姥姥的外孙》在中国走红有何启示?
差林差立·育昆:第18届曼谷中国电影节为泰中电影产业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一方面,电影节通过双向展示,不仅帮助中国电影更好进入泰国市场,也为泰国电影打开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另一方面,电影节通过展映聚焦家庭纽带与伦理主题的影片,深化两国观众在价值观上的情感共鸣,增进两国文化交流与理解。
以电影《姥姥的外孙》为例,影片通过幽默而温暖的叙事,展现家庭纽带和情感力量,成功触动泰中两国观众心弦,凸显文化共鸣的深厚潜力,为泰中合拍电影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影片在中国市场的走红,既提升了泰国电影在中国的知名度,也让更多中国观众深入了解泰国文化,并吸引更多电影投资者关注跨国合拍项目的商业价值。
中新社记者:您如何看待电影在促进中泰文化理解和增进民众情感联结中的作用?
差林差立·育昆:电影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化媒介,其作用早已超越娱乐范畴,成为促进文化理解和情感连接的途径之一。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价值观的体现,电影能够跨越语言与文化界限,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联系在一起。
首先,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帮助观众直观地了解和感受他者文化、传统与生活方式。例如,泰中两国的许多电影都聚焦家庭纽带、亲情与伦理价值,这种文化共通性可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深化彼此对对方社会和文化的认知。
其次,电影在消除文化误解与打破刻板印象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一部优秀的电影可以通过细腻的叙事与真实的情感表达,潜移默化地改变观众对某一文化的认识。泰中两国合拍片不仅展示了彼此的传统与生活方式,更通过艺术化的表达展现了双方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电影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还能够创造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仅能发现彼此文化的共性,还能理解文化差异背后的深层意义,从而促进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欣赏。这种情感联结为两国民众间的友谊奠定更深厚的基础,也为两国文化交流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中新社记者:泰国在电影产业方面具备哪些独特优势?
差林差立·育昆:泰国在电影拍摄方面的优势,推动了本地影视产业的发展,并吸引越来越多国际制作团队。
泰国拥有经验丰富的本地制作团队和技术人员,在多个国际合作项目中展现了卓越的专业能力,为高质量的影视制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从热带雨林到繁华都市,泰国丰富多样的自然与城市景观,为电影拍摄带来了独特的视觉吸引力和无限创意灵感。
泰国以高性价比著称,这里的拍摄成本远低于许多西方国家,制作团队能将更多预算投入创意和技术提升。泰国政府还通过税收优惠、现金返还等政策不断增强对国际影视项目的吸引力。
对于中国影视团队而言,泰中两国文化的相通性让泰国成为理想的合作伙伴。例如,《人再囧途之泰囧》的成功不仅带来了票房佳绩,也激发了中国观众和游客对泰国的浓厚兴趣。同时,泰国高效的制作条件与中国日益扩大的影视制作需求完美契合,为两国的电影合作创造更多可能性。
中新社记者:您对未来的中泰电影产业合作有何建议?
差林差立·育昆:未来泰中两国应加强全面合作,重点聚焦电影产业人才培养、资金支持和文化交流。
两国可设立联合电影学院或跨国培训项目,为电影导演、编剧和技术团队提供学习与实践机会,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创意人才。
建议设立泰中电影合作基金,专注支持具有文化共鸣和市场潜力的合拍项目,通过资源共享提升制作水准。
继续发挥电影节和主题活动的重要作用,如两国电影节可增设青年竞赛单元或工作坊,为新生代电影人提供展示与交流平台,也可围绕家庭、文化传承等主题举办系列展映活动,强化两国观众的情感联结。
此外,完善政策也至关重要,包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税收优惠等措施,以吸引更多高质量的国际合拍项目落地。
通过人才、资金、文化活动等全方位合作,泰中两国能共同提升电影产业的国际影响力,为全球观众呈现更多兼具艺术性和文化深度的优秀作品,深化两国文化交流与民间友谊。
【受访者简介】
差林差立·育昆(Chalermchatri Yukol),泰国电影制作人、导演,泰国国家软实力战略委员会电影与电视剧分会主席,在泰国多所大学教授电影制作技术,获多项泰国荣誉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