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1月26日,中国民办教育将迎来璀璨时刻,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将隆重举行建校四十周年庆典,“新时代中国民办教育创新发展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安吉)论坛”也将同时举行,届时,教育界、文化界的顶级专家将齐聚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的诞生地安吉,为中国民办教育如何肩负起新的使命畅所欲言。为了对庆典和论坛的举行表示热烈祝贺,特写下此文。
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校园一角
10月底,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科学技术部、公安部、民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文物局、国家消防救援局、国务院妇儿工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中国科协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教联体”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工作方式。
不要小看国家层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联席会议推进机制的出台,这个机制的出台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信号,教育不是教育部门一家统管的事情,需要相关部门在不同的层面、不同的维度协同发力。我们甚至也可以大胆预测,中国文化体制的改革,在适当的时候也会出台这样的联席会议机制。其实,在我们国家的软实力体系内部,这并不是第一次出台联席会议机制。2015年,根据《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部署,国务院足球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应运而生,成员单位包括中央宣传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体育总局、广播电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和单位。
那么,这次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方案》对中国教育的发展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认为,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最显著的标志是将奠定“教育文化”的平台文化地位,也就是说,“教育文化”在自成体系的同时,将带动、驱动和引领其它文化共同发展,“教育文化”将从基础文化跃升为核心文化,或者说,“教育文化”在国家的软实力体系中将具有基础文化和核心文化的双重地位——这样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教育文化”一定是支撑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教育文化”作为平台文化出现后,它的影响面就不光是教育界了,而是全社会。要想形成这样一种文化效能,首先还是要求教育界把“教育文化”这个体系设计好,发展好,因为这是平台文化的内核。那么,“教育文化”体系如何设计,如何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
但是,中国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与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基础性支撑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落差,要迅速补上这个短板,就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教育是国家大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决定国家软实力和硬实力发展水平的决定性文化。
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图书馆一角
有人说,办学治校的最高境界是文化治教、文化治校。教育系统是一个磁性最强的文化场,文化在这里酝酿,也在这里传承。这里的文化,不只是停留在知识层面,更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高尚的品格、敏捷的思维、健康的体魄、审美的能力、创新的精神、担当的责任感,等等。因此,这也决定了教育要善于运用优秀的文化、传播优秀的文化,并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塑造属于学校自身的、师生认可的文化。
既然教育有如此鲜明的文化属性,那么,中国教育界就要站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去育好人,就要担负起与教育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那部分文化使命。首先,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的要求,建构、发展好可以支撑中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教育文化”体系。那么,新时代中国完善的“教育文化”体系该如何建构?
教育部统筹制定“教育文化”发展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是确保“教育文化”高水平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理论体系也需要定期进行必要的修订。同时,要制定“教育文化”的发展纲要。理论体系主要是框定“教育文化”如何发展、为什么要这样发展的问题,发展纲要主要是确定不同阶段的目标值,体现“教育文化”的发展愿景。
其次,设计“教育文化”的几大分支体系,这些分支体系之间互相作用,但是自成体系,既然自成体系,都需要制定自己的分支理论体系。根据我们的研究,当前中国的“教育文化”体系设置为“教材文化”“教学文化”和“校园文化”三大分支体系比较合理。“教材文化”,支撑的是教材建设的整个系统,所以,必须研究与时俱进的主流文化在教材中显性与隐形如何并存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对学生进行“文化引领”的基础性工作。教材建设,虽然有专业的顶尖团队在操作,但必须为全国的教育工作者创造思想碰撞、建言献策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汇聚基层教育工作者思想的精华,为及时修订教材提供最接地气的“草根意见”;“教学文化”的参与者是全国各级学校各类学科的老师,他们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有大量的体会,鼓励他们进行交流、奉献智慧,是他们教学工作的延伸;“校园文化”这个分支体系比较容易理解,参考借鉴日本的经验,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本科段建立校园文化社团,是比较可行的做法,当然,不同的学校,社团的类别可以不一样,要根据所在城市的文化资源来配置校园文化社团的类别。根据我们的调研。目前国内已经有些高校开始主动推进校园文化社团的工作,这就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一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本科毕业的16年,如果一直有机会在他喜欢的文化社团里进行实践,他的人生就会有一条文化主线,他的文化素养就会比较高,他的文化使命感就会比较强,建设文化强国就会有最广泛的高素养的国民基础。
第三,正确定位发展“教育文化”与提高思政教育质量的关系。当下的中国教育界都在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大思政课”教育实效,在思政课教学、课程思政、文化思政、实践思政、数字思政、队伍思政等六个方面凝心聚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思政课的教学方式一部分可以在“校园文化”这个体系上进行分解,让文化的“温度”配合政治的“锐度”,更能滋养年轻一代的心灵。
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图书馆一角
第四,“教育文化”要有自己的传播体系。在我们国家的“新文化”系列中,我们可以将它定位于与“科学文化““金融文化”“生态文化”“健康文化”“商业文化”“娱乐文化”“体育文化”等并列的一级分支体系,既然它自成体系,肯定有自身的传播规律,不管是对内传播还是对外传播。“教育文化”的传播,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宣传,内涵与外延都更加丰富,这是基于“教育文化”除了具有基础文化属性外,还具有平台文化的属性,平台文化的特点就是具有强大的文化吸附力,可以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吸附在这个平台上,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文化”的传播,除了宣传教育事业的发展成就,还可以宣传与教育有关联的一系列文化。这次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方案》,一定程度上可以理顺这方面的关系。
2023年6月2日,是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出了“新的文化使命”,并发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号召,希望我们中国的教育界能聚精会神地研究“新使命”,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谱写中国教育事业的新华章。中国教育界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使命面前,是不分民办和公办教育的,民办学校甚至可以有更强的主创性,可以体现比公办教学校更强的使命感,衷心希望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在第二个四十年的征程中继续以全球视野、民族担当办好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嘉彦(笔名),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专职副秘书长兼宣教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