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南昆明的聂耳纪念馆,仿佛踏入了一段悠远的历史长河。大门前的绿荫下,聂耳一尊站立的雕塑人像,目光坚毅,仿佛正凝视着苍穹,凝视着那段峥嵘岁月。他就是聂耳——一位用音乐唤醒民族觉醒的伟大作曲家,他的《义勇军进行曲》不仅是一首激励人心的战歌,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
纪念馆的外观质朴而庄重,没有过多的华丽装饰,像聂耳的音乐一般朴实而有力,直接击打心灵。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步入其中,展览厅里低沉的音乐仿佛在诉说那段艰苦卓绝的时代。
2024年10月10日,由中国侨联主办,云南省侨联承办,昆明市侨联、保山市侨联、德宏州侨联协办的“追梦中华·重走滇缅路”2024海外华文媒体云南采访行活动在采访团团长、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中国侨联办公厅副主任刘红的带领下走进云南昆明聂耳纪念馆参访。
纪念馆墙上陈列着一幅幅老照片,黑白的色调带着岁月的痕迹。年轻的聂耳在这些图片中显得朝气蓬勃,目光中透着坚定与不屈。他是昆明的孩子,但他的音乐早已跨越了地域的界限,成为了民族的力量。透过照片,我仿佛看到他在那动荡的年代里,用音符书写下热血与信念。他的生命虽短暂,却留下了无限深远的回响。
随着脚步的移动,我来到一架老旧的钢琴前,琴键略显陈旧。馆内的解说员介绍,这架钢琴曾是聂耳早年练习时的重要工具,多少不眠之夜,他坐在琴前,用指尖将心中的苦闷与希望化为跳动的音符。正是在这样的琴键下,《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渐渐成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纪念馆的一隅,展出了聂耳生前的手稿。那些被精心保护的乐谱,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他的创作灵感。透过纸页,能感受到他的心跳与呼吸。那些曲调,是民族的呐喊,也是个人的心声。词曲中那种无声的力量,那种源自音乐、超越时空的力量,仍在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郭沫若在墓志铭中高度评价了聂耳对中国革命音乐的贡献:“聂耳同志,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声鼙鼓也。” 2009年,聂耳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聂耳虽然生命短暂,但他留下的音乐作品却成为中国革命音乐的宝贵财富。他的音乐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脉搏,更成为了激励中国人民奋发向前的精神力量。聂耳的作品和精神将继续激励着未来的每一代人,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前进。
临别前,我再次回望那座静默的雕塑,激昂、坚定、不屈不挠的旋律仿佛又回响在耳畔。聂耳的音乐已然成为民族血脉中的一部分,随时光流逝而消散,反而愈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