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化艺术  >> 查看详情

视频-专访作家马伯庸:历史的动力来自底层 小人物反映时代潮流

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日期:2023-07-24 05:22:06 
分享:

【点击文字进入中新社视频页面】

【同期】知名作家 马伯庸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内涵又非常丰富,所以说从历史截取一些题材是非常容易的事情,难的是将这些题材落地,怎么把这些题材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既能够有思想性,同时又能够符合当时的历史,而且还要有足够的戏剧性,让大家愿意读下去,需要在这三个方面同时做到最好,才能够把一个好的历史题材不至于浪费,给它写成小说。

【解说】近日,知名作家马伯庸携新作《大医》亮相香港书展,素有“文学鬼才”之名的他此次把笔触转向了近代中国的医疗卫生领域。擅长于历史小说写作的他,将故事放在了1910年这个关键节点,三个成长经历截然不同的年轻人,在这一年同时踏入了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成为中国第一代公共慈善医生。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马伯庸说,当他开始收集资料,阅读了更多中国医学界感人肺腑却鲜为人知的故事后,他写作的冲动更为强烈,甚至成为了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同期】知名作家 马伯庸

挑战还挺大的,因为不光是你要对近代史有所了解,你还要对医学,医学的发展史(有所了解),因为在每个时代,它的医学的治疗手段都是不同的。在做这些资料搜集的时候,我会发现,近代中国医学界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事情,这些事件只是局限在学术领域,这些学者都知道,那我不写成小说给大家看的,更多的读者也不知道,我是觉得这些为了中国过去毁家纾难、奋不顾身的这些医生,他们的贡献不应该被埋没,应该是值得让我们世人所铭记。

【解说】在马伯庸看来,这些淹没于历史洪流下的小人物是时代的经历者也是推动者。如《长安的荔枝》里唐朝小官吏李善德、《显微镜下的大明》中算学天才帅家默、《古董局中局》里做古董生意的许愿等。塑造小人物,以他们的视角看世界,这一写作特色源于他爬梳史料时构建起的人民史观。

【同期】知名作家 马伯庸

我开始接触历史,和大家一样就喜欢看这些名臣,这些帝王将相的这些传奇故事,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会慢慢发现,历史的动力并不来自于这些英雄人物,而是来自于底层。一两个老百姓可能无足轻重,但是这些普通老百姓,(当)他们所有的人产生同一种愿望,产生同一种诉求,它就会变成一种历史潮流。历史上我们可能找不回这些记录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想象,通过补缀,让这些历史中的小人物,被湮灭的这些普通百姓的声音能够再次发出来,让我们现在能够感知得到。

【解说】时隔多年,再次来到香港,对于马伯庸来说不论是沿途的街景还是乘车时放的粤语歌曲,都令他觉得亲切熟悉。他告诉记者,如果日后以香港为题材写小说,他会写关于“宋王台”的故事。

【同期】 “宋王台”实际上是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跳海的地方,那实际上香港等于是见证了宋朝,我们最辉煌的这个文化之朝,宋朝的最后一抹余晖是在香港落幕,这种文学和历史的这种意境的感觉是非常让人触动的。

相关产品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