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阿斯塔纳3月8日电 题:哈萨克斯坦“武术迷”铁木尔:为何说中国武术是“哲学之拳”?
中新社记者 张硕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人文交流一直保持热络,包括武术、汉语、中医、美食、影视剧在内的中国文化元素,在哈萨克斯坦乃至中亚国家吸引了一大批粉丝。
现年58岁的铁木尔·库瓦托夫,既是“今日哈萨克斯坦”通讯社社长兼总编辑,也是一名中国武术的忠实粉丝。作为媒体人,哈中关系发展尤其是哈中人文交流是铁木尔关注的重点,他掌舵的通讯社专门设置了“今日中国”栏目,有很多关于中国的报道。作为“武术迷”,铁木尔自14岁接触中国武术就再也没有放弃过,曾多次获得武术冠军,还担任过哈萨克斯坦武术队教练,是个“练家子”。
近日,拥有“多重身份”的铁木尔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讲述他与中国武术的渊源,以及他对中国武术、中国文化的感悟和理解。在他看来,中国武术是“哲学之拳”,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中国武术是如何吸引您的?
铁木尔:我最早接触中国武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与不少热爱武术的外国人一样,我也是小时候看到功夫电影后决定去学习武术。那时中国功夫片在我生活的城市阿拉木图十分流行,会功夫的人无所不能,像是有特异功能,这让很多人有了学习中国武术的念头,我也是从那时开始接触武术。先是自己看书看电影琢磨拳术,后来到中国兰州、北京拜师学艺,展开系统学习。在兰州习武期间,兰州武术队的一位学员还赠送我一副双钩。
功夫不止进攻和防守,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对我而言,习武能够帮助我锻炼身心。尽管现在工作繁忙,经常各地出差,但练武的习惯一直保持。每天我都会抽空练武两次,在我的练功房里,摆放着大刀、双钩等各式兵器。每次练功前,我会先热身一段时间,然后再配上器械练习各种套路。这简直难以置信,练习武术让我有了健康体魄,还让我思维敏锐专注。
我认为学习武术的好处很多,我的五个孩子也很喜欢武术,他们经常陪我一起锻炼,我会和他们讲述关于武术的基础知识。孩子们都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我希望随着他们的成长,可以尽可能多接触中国,了解中国文化。
中新社记者:您如何理解中国武术及其背后的中国文化?
铁木尔:中国武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并非只是体育运动,当中还蕴含丰富的儒、道、佛思想,体现了“天人合一”“阴阳辩证”对立统一的哲学概念。比如体现了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之道,也体现了中国人对人生、对自然、对宇宙万物的感悟。
武术是人体的运动,需恪守自然法则,顺应自然规律,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华民族向来就是一个崇尚哲学的民族,古代很多功夫高强的中国人品德高尚、学识丰富、思想敏锐、富有智慧。中国武术是“哲学之拳”,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蕴含了哲学思想文化,它对每个习武者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并使之自然地将哲学运用于习武活动之中。
武术形式多样,但却包含着相同的朴素哲理,那就是注重万物的统一和生生不息,从而把自然和人类的发展变化看作是相互联系、和谐、平衡的运动。在习武过程中,能够将道德、智力与能量完美结合,不仅可以精准展现兵器技艺,也可完美控制意念思维,真正达到“天人合一”“人器合一”。
中国武术的哲学与美学耐人寻味,一招一式刚柔并济。精彩的招式之下,则是无尽的文化意蕴。
中新社记者:近年来,包括武术、汉语、中医、美食、影视剧等在内的中国文化在哈萨克斯坦乃至中亚国家吸引了一大批粉丝,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铁木尔: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愈加频繁,这让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各地。
哈萨克斯坦作为“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两国交流合作越来越多,民众交往也更加亲密。哈萨克斯坦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学习汉语言,对中国武术、中医和中国传统美食产生更浓兴趣,我们正在努力了解中国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我长期从事哈萨克斯坦与中国之间的交流工作,对中国的发展很感兴趣,我也希望让哈民众对中国在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取得的进步有所了解。为此,“今日哈萨克斯坦”通讯社网站开设了“今日中国”栏目,丰富哈民众对中国的认知。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多年来,两国开展了全方位的互利合作,涵盖健康医疗、绿色经济、数字化创新等领域。我期待,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哈中文化交流将掀起新一轮的中国文化热和功夫热。
受访者简介:
铁木尔•库瓦托夫,“今日哈萨克斯坦”通讯社社长兼总编辑,长期关注哈中关系发展及两国人文交流。铁木尔酷爱中国武术,长期研究中国文化,曾获得哈萨克斯坦武术冠军和亚洲武术冠军,参加过世界武术锦标赛并获奖,担任过哈萨克斯坦武术队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