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站
安卓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网站首页
意大利
国际新闻
中国新闻
欧洲风情
华文教育
华商精英
侨务动态
焦点评论
文化艺术
乡情传真
财经新闻
智库前沿
中国电视
天津
意大利
国际新闻
中国新闻
欧洲风情
华文教育
华商精英
侨务动态
焦点评论
文化艺术
乡情传真
财经新闻
智库前沿
中国电视
天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化艺术
>>
查看详情
视频:香港咏春拳“洋师傅”——让世界爱上中国功夫
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日期:
2023-01-15 12:40:16
分享:
【同期】Nima King 香港咏春拳“洋师傅”
我的目的是为了让咏春更好地在香港发展,在未来传播这种美丽的艺术,不止在香港而是把它传播到全世界。
【字幕】香江洋面孔——咏春“洋师傅”
【同期】Nima King 香港咏春拳“洋师傅”
我叫Nima King,我是香港的一个咏春拳老师,我在这里生活了17年了。
【解说】上世纪中期到70年代的《黄飞鸿》,80年代的《少林寺》,再到90年代的《精武英雄》,香港的武打电影举世闻名,由李小龙时代开始,各门派的精妙武术通过大荧幕走进全球观众视野,一度吸引不少外国影迷漂洋过海来港拜师学艺,其中就包括澳大利亚小伙Nima King。
【现场声】Nima King 香港咏春拳“洋师傅” 这位显然是叶问师傅,他的大弟子梁相,骆耀是二弟子,我的老师是叶问的三弟子。
【解说】Nima口中师傅就是徐尚田。徐师傅是一代宗师叶问早期的入室弟子之一,在业界有“小念头王”的美誉。2003年,徐师傅远赴澳大利亚悉尼宣扬咏春文化。正是这场宣讲会,让Nima自此与香港了结下了不解之缘。
【同期】Nima King 香港咏春拳“洋师傅”
所以当他来到宣讲会时,他要求一位志愿者(上台演示),我举起了手,他在众人面前把我叫到台上。因为他年纪很大,而且很瘦,我没想到他有这么大的力量。他看着我,上下打量,笑了笑,一边说话,一边迅速发力,差点把我撞到地板上。这个场景就像在电影中看到的一样,我从未亲身经历过,所以我决定要向他学习。
【解说】惊叹于咏春中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这位年轻人毅然决然离开家乡澳大利亚,漂洋过海远赴香港拜师学艺。
【同期】Nima King 香港咏春拳“洋师傅”
开头的几年我基本一句广东话都不会说,也一点都听不懂,徐师傅说的英语我可以听得懂。但他教授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感受和接触,让我感受咏春的正确打法。
【解说】对于初到香港,连一句中文都听不懂的Nima来说,要理解咏春中蕴藏的“以柔克刚”、“以小挫大”、“以整破中”等中式传统哲学,无疑是困难重重。
【现场声】 (有一句话叫“以柔克刚”,这也是中国哲学之一吧?)完全正确,你越放松,你越(有力量)。不要用这种蛮力,如果用蛮力,当然我就赢了。
【同期】Nima King 香港咏春拳“洋师傅”
我的父亲过世得很早,所以对我来说,徐师傅就像父亲一样的存在。很多时候我会观察他是怎么做的,比如他去给植物浇水,他如何对待妻儿,他如何约束自我,我不断地从他身上汲取(经验),所以我觉得我从他那里学到的东西是超越语言的。
【解说】正是徐师傅如家人般的悉心教导,让身处异乡的他迷上了咏春,更爱上了香港这座多元包容的城市。2014年,徐师傅离世,而叶问咏春也被列入香港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作为叶问的徒孙,他决心要在香港办一所学校,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这一文化。
【同期】Nima King 香港咏春拳“洋师傅”
我开办咏春学校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分享徐师傅传授给我的本领,因为它真的从深层次改变了我的生活,所以我想与人分享,我的目的是为了让咏春拳更好地在香港发展。对于一些孩子来说,他们在上课后学习变得更加集中。当然成年人也可以从中获益,因为许多成年学生是金融从业者、律师、银行家诸如此类,所以当他们来到这里,他们得到了放松和减压,给生活按下重启键。所以我(办学)的目的是未来传播这种美丽的艺术,不止在香港而是把它传播到全世界。
【解说】而说来容易做来难,创业之初的艰辛让他至今难忘。
【同期】Nima King 香港咏春拳“洋师傅”
我初来香港时一无所有,当我们办学校时,我决定停下其他的工作,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这项事业,但是我们身无分文,我们甚至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一间全时的教室,所以最初我们会在海滩或街道上教学,碰到下雨天就找一个有屋顶的地方,我们的咏春学校就是这样启动的。
【解说】凭借过人的毅力,Nima和创业伙伴最终排除万难,建立了全港最大的咏春学校之一,累计教授的学生有数千人。疫情下,他还尝试组织网络学校,让学生即使身处世界各地,也能在“云上”学习咏春。如今,他在授课之余,还与香港旅发局等机构合作,向全球游客推广香港的旅游文化。
【同期】Nima King 香港咏春拳“洋师傅”
当我第一次来的时候,这里全是水,大约十年前,他们开始填海,将这里变成陆地、马路,现在这里有美丽的公园。他们建造了公园、政府大楼,这里变了很多,变得很快,也变得更好,这很好。整个(西九文化)区都是博物馆,非常棒,那是我最喜欢的区域,我们全家去那里,因为那里有一片大草坪,我们会搭帐篷然后玩球,那是我在香港最喜欢的地方,这都是以前没有的。
【解说】在港生活17年,在这位澳大利亚小伙的眼中,这座城市早已成为自己扎根生活的家乡,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来自世界不同角落的人爱上香港,爱上咏春。
(点击文字进入中新社视频页面
)
上一产品:
法国发行兔年生肖邮票 迎接中国农历新年
下一产品:
东西问·镇馆之宝丨唐淼:如何从“三牺尊”窥见东西方酒器的殊途同归?
相关产品
暂无信息
友情链接
中国网
中国日报
中国政府网
腾讯新闻
中国新闻网
搜狗
新浪
百度
好搜
百度搜索
搜狗搜索
新浪网
QQ
雅虎
TOM
网易
sohu
搜狐
|
关于我们
|
供稿服务
|
在线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电话:
0039 3332462149
邮件:
784166685@qq.com
意大利侨网
版权所有 2021-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