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乌鲁木齐11月21日电 题:克亚克库都克烽燧何以见证唐代对西域的有效管辖?
——专访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胡兴军
作者 苟继鹏
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北缘的新疆尉犁县境内的孔雀河沿岸荒漠地带,分布有11座烽燧,被称为“孔雀河烽燧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工作者多次对烽燧群进行考古调查研究。2019年至2021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中之一的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进行全面考古发掘,确定其为唐代烽燧遗址。
这座守候千年的烽燧见证了唐代中央政权对西域怎样的管辖与治理?又还原了千年前怎样的边塞风云?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胡兴军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新疆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入选了“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一处怎样的遗址?
胡兴军:考古发掘表明,克亚克库都克烽燧修筑于孔雀河北岸的一处椭圆形红柳沙堆上,是由烽燧本体、居住房屋等建筑构成的一处军事设施,经考证,在唐代被称为“沙堆烽”。同时这里也是一处游弈所的治所,是唐代“安西四镇”之一焉耆镇下辖的一处基层军事管理机构。
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工作者认为,克亚克库都克烽燧是唐代中央政权根据西域军事形势的变化,在“楼兰路”沿途修筑的军事预警设施,始筑于武周长寿元年(692年)王孝杰收复“安西四镇”后不久,至唐贞元六年(790年)吐蕃攻占北庭前后废弃,大致沿用了近100年时间。
中新社记者: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是中国首次对唐代烽燧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的项目,其考古发掘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胡兴军:2019年至2021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连续近18个月的考古发掘,这也是国内首次对唐代烽燧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的项目,发掘面积2300平方米,系统地揭露了烽燧遗址全貌。
在考古过程中,累计清理遗迹12处,出土各类遗物1500余件(组),质地有陶、铜、铁、纸、木(漆)、石、骨、角、皮、草、纺织品等,其中以883件文书(纸文书758、木简119、帛书4、刻辞2)最为引人注目。这为研究唐代军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文字资料,填补了传世历史文献记载的许多空白。
出土的纸文书、木简上带有明确的纪年,有“先天”“开元”“天宝”“至德”等年号;同时还出土有开元通宝、乾元重宝等钱币,对烽燧建筑及灰堆中的8件样本进行碳十四测年均为公元700年前后。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先后入选2019年度“考古中国”丝绸之路重大项目成果、“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和“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中新社记者:为什么说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是唐代经略西域的重要历史见证?历史上,唐代中央政权如何实现对西域的有效管辖与治理?
胡兴军:中国从汉代开始就建立了完备的边防预警系统,唐代经略西域时继承并完善了这种烽燧传递制度,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就是其中代表。
唐代对西域的管理大为加强,先后设立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显庆三年(658年),安西都护府从西州迁至龟兹,设立“安西四镇”,焉耆即为其中之一。
而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正是焉耆镇下最为基层的一处烽燧遗址。通过对它系统和全面的发掘,首次完整地揭露了一座唐代边疆烽燧遗址的全貌,出土了大量戍边将士的武器装备、日常生活用具、生产工具,还发现了大量唐代汉文的纸文书和木简,生动再现了唐代边防的诸多细节,这些都是唐代经略西域的重要历史见证。
此外,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考古发掘的诸多新发现,也填补了历史文献关于唐代“安西四镇”之一焉耆镇军镇防御体系记载的空白。文书记载内容表明,历史上克亚克库都克烽燧与周边的烽铺、镇戍、守捉、都督府、都护府等存在着密切联系,各级军事设施构成了焉耆镇东部屏障,有效保证了唐代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管辖与治理。
中新社记者: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的考古发掘,还原了千年前唐代戍边将士怎样的生活图鉴?
胡兴军:对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的考古发掘,为我们全面了解唐代戍边将士们的生活提供了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出土实物确定了唐代边塞烽燧戍守人员的基本情况。从出土文书记载来看,烽燧戍守士兵的日常工作任务非常艰辛繁杂,“昼则荷戈而耕,夜则倚烽而觇”,他们承担着放烽、警固、备烽具和传牒等多项工作。
同时,出土的文书还记录了唐代戍边将士的衣食住行、三餐四季等。从出土文书来看,沙洲、河州、洛州、雍州、岐州、豳州等地名在信札中反复出现,这些地方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甘肃、陕西、山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这也表明唐代戍边将士来自中原各地。唐诗中常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等诗句,那时一批批将士前赴后继,从中原各地到西域戍边卫国,并被分配到“安西四镇”下的各个基层军事机构,形成了“大军万人,小军千人,烽戍逻卒,万里相继,以却于强敌”的局面。
艰苦戍边之余,唐代将士们还喜欢看“小说”。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出土的纸文书中就有《韩朋赋》《游仙窟》等手抄本残片,这些都是唐代盛行一时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有《孝经》《千字文》等中原传统典籍手抄本。把这些文书残片拼凑起来一点点释读,仿佛穿越了时空,与1200多年前的戍边将士对话,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也由此可见。
中新社记者: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承载着怎样的家国记忆?其跨越千年的守候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胡兴军: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国家记忆的重要代表。新疆境内的烽燧遗址是中国长城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万里长城向西的延续,也是家国天下的边陲记忆。历史上,这些烽燧对维护丝绸之路交通畅达、保障国家对西域的有效管辖和治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沙堆”寂无声,烽火映山河。千百年后,考古发掘揭开了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的神秘面纱,为这座曾辉煌一时的唐代烽燧拂去沙尘,令其重现丝绸之路风采,向我们讲述历经千年犹“鲜活”的家国情怀。
2022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新疆段)项目正式启动,作为其中的重点项目之一,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的修复与保护工程也将开工。这座历经千年岁月的唐代烽燧遗址将成为讲述历史的活教材。
受访者简介:
胡兴军,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新疆天山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优秀人才,新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参与和主持田野考古调查、发掘工作60余项,发表简报、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主持“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考古发掘,荣获“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