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化艺术  >> 查看详情

东西问·综述 | 文物为“媒” 中外专家建言文明互鉴

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日期:2022-10-31 10:21:02 
分享:


       中新社北京10月29日电(崔白露)“与文物对话,促文明互鉴”,多位中外知名学者28日在北京坐而论道,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贡献思想智慧。

  当日,中新社举办首届“东西问智库”主题论坛暨“东西问智库”成立仪式,并颁发首批学术顾问、特聘专家聘书。

  “多样性是文明存在的基本形态”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东海、西海乃一海,东方、西方同在一个蓝天下。”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张西平指出,多样性是文明存在的基本形态、文明互鉴是文明发展的动力。历史上,中华文明是亚洲文明辐辏的一道光景,也吸收了其他外来文明成果。当前,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人类共同价值的现代化,同时又立足于中国土地与文化,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韩茂莉认为,世界多元多彩,中国有独特文明和历史,又在漫长进程中将自己的发明和贡献融入世界、影响世界,无数考古实证可以发现,其中农业是根本之中的根本,是中国送给世界的一份最大礼物。

  “中华文明是全球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身发展中广泛吸收了外来文明,如源自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和青铜冶炼技术等。”曾长期主持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指出,这一过程绝非“拿来主义”,而是通过创新形成“内模外范”技术和中国化的概念、理念、思维,浸润在中国人的骨血里,形成了中国文化最基本的“DNA”。

8月18日,甘肃省敦煌市,“灿烂记忆:从美索不达米亚到犍陀罗——东方文明古国冶金术展”在敦煌莫高窟揭幕。
8月18日,甘肃省敦煌市,“灿烂记忆:从美索不达米亚到犍陀罗——东方文明古国冶金术展”在敦煌莫高窟揭幕。
 

  “中华文明探源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还是人文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胜前在热烈的讨论中重申,研究文明起源,对现实世界有启发意义,也关乎中国人存在于世的意义,通过对文物的重新阐释,中华文明得以延续。

  “互信是最重要的基础,民心相通是目标”

  作为文明的物质载体,文物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中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考古成为热话题,中外文物交流频繁。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表示,故宫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肩负重要使命和责任,近年来一直积极推进国际展览引进中国,同时更多地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让海外受众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既要找到双方共同话题,也要考虑对方好奇心,在同与不同之间策划国际展览。”

2022年2月14日,中外记者参观故宫开年大展。<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贾天勇 摄
2022年2月14日,中外记者参观故宫开年大展。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谈及文物交流,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展览总监、“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中方策展人潘晴认为,互信是最重要的基础,民心相通是目标。疫情期间,意大利文物得以在中国成功展出,正是基于中意双方长期友谊和互信,其间中方接受意方委托修复了在运送过程中破损的一件雪花石酒器,更成为中外文物交流的美谈。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旗下机构任职的中科院空天院研究员王心源则分享了“小文物推动大合作”的亲身经历。几年前,他曾与突尼斯考古机构及留学生合作,利用遥感技术发现了该国古罗马时代遗址,这在突尼斯国内引起轰动,也成功推动了中突两国在遥感考古方面的合作。

  “‘东西问’命题的提出,具有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在向世界阐释中华文明过程中,如何消除隔阂、寻求共识,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议题。

  德国汉学家、美学家、特里尔大学教授卜松山(Karl-Heinz Pohl)通过视频指出,跨文化对话不能理解为一方接受另一方观点,而应以相互充实为基础,从语言、习俗、哲学等入手,了解对方文化不同层面,寻求共同理念,保持开放视角,以增进相互理解。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表示,中国的国际传播要完成从观看到对话、告知到分享、理解到认同、主体到平台的构建。“东西问”命题的提出,具有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问”的前提是多元平等,“问”的过程是对文明平等、多样性的展现和确认,在问答之间,观念和知识得以分享和交流。

  “当前的国际传播中,东西方已进入一个文明对话交流互鉴的时代。”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结合调查报告数据分析指出,虽然浅表性的语言和文化符号易被西方人理解接受,但未必是我们现在真正强调的中华文化。传统优秀价值性的理念符号如何广泛传播,是在“东西问”过程中需要共同努力破解的问题。

相关产品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