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5日,美国造币厂将发行印有华裔女星黄柳霜(Anna May Wong)头像的25美分硬币。黄柳霜将成为被刻上美国硬币的首位华人女性。
来源:美国造币厂网页截图
为何是她?
当地时间9月16日,美国北加州公共广播电视公司网站发表题为《她在好莱坞早期与种族主义作斗争,如今她将成为第一个出现在美国货币上的亚裔美国人》的文章。
美国北加州公共广播电视公司网站截图
文章中提到,黄柳霜与电影业一直存在的制度性种族主义障碍作斗争,成就了跨越40年的非凡职业生涯。她与有限的演主角的机会、刻板印象的选角以及与白人同行之间巨大的薪酬不平等作斗争。
勇于突破亚裔限制,打破刻板印象,为整个亚裔群体寻求身份壁垒上的突破……
她,值得。
黄柳霜祖籍广东台山。1905年,她出生在美国加州,是第三代华裔移民。她的父母在当地靠经营洗衣房维持生计。
年幼时,黄柳霜和家人在唐人街居住,那时对电影有着莫大好奇的黄柳霜常常溜到片场中观看电影拍摄,被称为片场CCC(curious chinese child)——好奇的中国娃娃。
到了14岁,她首次在电影中扮演了一个小配角,从此进入电影世界。
在其演艺生涯中,17岁出演的电影《海逝》颇为重要,因其东方女性特有的含蓄、细腻的表演得到了关注,从此一炮而红,她惊人的演技得到《综艺》、《纽约时报》等美国当地主流媒体的大加赞赏,并且惊人的卖座力,让片商赚得盆满钵满。
电影《海逝》海报。(视频截图自American Masters PBS)
然而,因为“太过东方”,也限制了黄柳霜的发展。她经常饰演反派角色,或者最后死去的命运多舛的恋人。
黄柳霜曾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好莱坞的失望:“我对自己不得不饰演的角色非常厌恶。为什么银幕上的中国人几乎总是片中的反派,而且是如此残忍的反派——凶残、奸诈、阴险。我们不是这样的。”
1924年,她创建了自己的制片公司“安娜·梅·黄制片公司”,但公司最终因财务困境倒闭。
1928年黄柳霜前往欧洲,在电影和舞台上出演英语、法语和德语的角色,领衔主演了一部德语轻歌剧,她对语言的掌握给评论者留下深刻印象。
此后两年中,黄柳霜共出演了五部英国电影,其中一部名为《唐人街繁华梦》,该电影在伦敦当地爆红,黄柳霜当时还收到了英国王室的宴会邀请。
黄柳霜(视频截图自American Masters PBS)
在英国大获成功后,黄柳霜在美国的声势也迅速逆转。1930年,派拉蒙影业邀请她回到美国。
1937年,她参演了《上海的女儿》,这是黄柳霜加入派拉蒙后的首部电影,黄柳霜演活了一个真正有智有谋的女英雄,这也是她出演的正面华人形象。
之后,黄柳霜开始尝试舞台剧,在纽约百老汇主演了167场舞台剧《闪光》。
1936年,米高梅公司拒绝她在由赛珍珠的小说《大地》改编的影片中出演华人女主角。反而把这个角色给了一位德国女演员,并邀请黄柳霜出演反派角色。
黄柳霜对好莱坞的失望达到顶点:“你是在要求我——有着中国血统——在一部全部由美国人饰演华人角色的影片中饰演唯一没有同情心的角色?”
……
黄柳霜不光努力为自身华裔身份争取话语权。对中国,也充满感情。
1936年1月底,黄柳霜在中国进行了为期九个月的中国寻根之旅。并为这趟旅行制作了一部纪录片《我的中国电影》。
黄柳霜1936年访沪记录片截图
在片中,她去参观了父亲的祖屋,身边围满了人,人们似乎很高兴能和她在一起。
她在影片中说:“我们去了村子,人们很好奇,从几英里外赶来想看看电影明星长什么样。”
回到美国后不久,抗日战争爆发,黄柳霜在一篇新闻稿中写道:“虽然像父母一样在美国出生,但我却是一个纯正的中国人,比任何时候更中国。”
她也开始游说电影制片商拍摄一些展示中国人正面形象的影片。
黄柳霜1936年访沪记录片截图(American Masters PBS)
除此之外,她拍摄多部影片,让全球影迷了解日本军队在亚洲的罪行。她还将参演的两部反日宣传电影片酬全数捐赠给了中国联合救济会。
黄柳霜利用一切公开场合,去呼吁美国民众积极支持中国抗战,并将自己的珠宝首饰拿出来义卖,所得义款全部汇回中国支持抗战。
之后,黄柳霜便从电影界隐退。
1960年,黄柳霜作为首位华人,在美国好莱坞星光大道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颗星星。
1961 年 2 月 3 日,黄柳霜在家中小憩时突发心脏病去世。
在黄柳霜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演艺事业跨越了默片、有声片、电视剧、舞台剧以及广播剧。
于100年前出道的她,如今再次被大众提起,这位好莱坞初代华裔女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摆脱亚裔刻板印象做出了一生的努力。(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侨网、中国日报、参考消息、澎湃新闻、美国《世界日报》等 编辑:曾小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