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化艺术  >> 查看详情

老外不见外 | 从6平米到6000平米,秦思源的“中国声音”之旅

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日期:2022-09-27 10:03:45 
分享:


       中新网北京9月26日电 题:从6平米到6000平米,秦思源的“中国声音”之旅

  作者 甘甜 翟璐 郝云晖

  虽说“五十知天命”,秦思源却还在为未知的明天焦虑、忙碌。

  这个长着外国人面孔、讲着一口京腔的中英混血儿,曾为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馆,筹备了一间6平米的声音展室。

  近十年过去,收集的声音多了,工作地点转到了宋庄6000平米的声音艺术博物馆,操心的事也随之翻了番。秦思源的“中国声音”之旅,正待开启新的一程。

秦思源。<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 翟璐 摄
秦思源。中新网记者 翟璐 摄
 

  走出北京胡同

  从6平米到6000平米

  走进北京宋庄潞苑北大街和徐宋路交叉路口东北角的声音艺术博物馆,清脆的“哐哐”声夹杂低沉的“咚咚”声,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为秋季对外开放做最后准备。

  作为博物馆的主要筹备者之一,秦思源心里的弦,已不知紧绷了多久:盯着博物馆的装修设计,开会讨论展览策划,担忧着开馆后的观众反应和资金运营……

  “做一个新的东西,未知因素非常多。只能在运营过程中,慢慢去解决问题,化解焦虑。”

  与史家胡同博物馆里6平米的展室相比,声音艺术博物馆的建筑面积达6000平米,展陈内容也更加丰富,包括“老北京声音”“大自然的声音”“语言”“音乐”“声音的原理”,以及“声音与情感”六大主题。

  其中一个展馆已摆上琳琅满目的老北京物件,单是鸽哨就有好几种样式——“豆汁焦圈钟鼓楼,蓝天白云鸽子哨”,大大小小的鸽哨、高低不同的哨音。

  这是秦思源记忆中的“北京声音”,更是他收集“中国声音”的初始站。

北京宋庄声音艺术博物馆内展陈的鸽哨。<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 翟璐 摄
北京宋庄声音艺术博物馆内展陈的鸽哨。中新网记者 翟璐 摄
 

  打卡中国行

  记录生活和文化

  “在您看来,‘中国声音’究竟是什么呢?”

  “这个没有具体答案。因为中国那么大。”

  定居中国数年来,秦思源走过北京城,远赴西南山陲,又辗转山西太原,陆续收集了大约五六百条声音。其中,四川理塘县的声音,令他记忆犹新。

  2019年7月,秦思源首次踏上海拔4000多米的理塘县,为理塘喜马拉雅声音博物馆收集当地生活和文化的声音。尽管只呆了一周时间,在当地朋友的带路下,还算收获颇丰,“有时候回酒店很累,还有高原反应,所以直接躺床睡觉”。

  那时候,村民们总能看见一个瘦小的外国人,头戴耳机、手举麦克风,穿过寺庙长廊,记录着转经筒发出的“叮—叮—”的清亮响声;

  农田里,原本非常害羞拒绝拍摄的村民,在秦思源的劝说下,最终同意录音,一边收割药材一边高歌,“朴实自然的歌声跟环境融为一体”;

  婚礼上,一群藏族男人们更是冲着录制镜头,大声唱起热闹欢乐的祝酒歌,尽管他们手里都只拿着矿泉水瓶。

秦思源在北京宋庄声音艺术博物馆老北京文化展览室。<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 翟璐 摄
秦思源在北京宋庄声音艺术博物馆老北京文化展览室。中新网记者 翟璐 摄
 

  聆听的力量

  一封永远不会拆开的“信”

  以声为笔,存在便有了具像化的凭证。哪怕有时候,这样的证明信,可能永远不会对外拆封、流传。

  比如天葬。这是藏区众多丧葬习俗中最流行、占主导地位的葬俗,也是秦思源理塘之行希望录制的声音之一。尽管外出录音前会做好规划,还是难免遭遇波折和挣扎。

  当时,直到行程最后一天,秦思源都没有收到举办天葬的通知。说到此,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我也不能希望有这种事(发生),是吧?所以我就放弃了。”

  没想到的是,负责天葬的师傅晚些时候突然打电话说他已经到达天葬场。秦思源一行又随即赶往现场,全程录制。

  “这些(声音)当然不能拿去使用,但你可以保留下来,比如放在档案馆里,作为重要资料。去聆听它。”

  声音也可以好玩儿

  用“古音”架起时间隧道

  不过,录音本身并不算艺术,秦思源强调。“(展览上)放点声音,只是一个背景音。我不这么玩儿。我会根据项目场地或展览元素和主题进行创造。”

  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日益活跃,秦思源带着自己的声音艺术作品参加了不少展览。2021年7月, 为长江美术馆主办的“原音:太原的地方声景”项目所创作的《时言》,是他的一件满意之作。

  秦思源特地邀请了山西文学专家和中国历史语言学家用相对应时代的“古音”,朗读唐朝至清朝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段落,并选在太原一处类似天井的空间内,呈现这件作品。“古音”绕耳,仿佛架起了一条沟通古今中外的“时间隧道”。

  在英国爱丁堡出生长大的秦思源,何以想到用“古音”代表山西的声音?

  他回忆说,是一场关于山西文化的讲座给了启发,“山西历史上有那么多文豪,如果还原他们的古音,这就有点意思了。”

图为秦思源在北京宋庄声音艺术博物馆内的一间展览室。人们坐在不同的椅子上,会听见不同的声音。<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 翟璐 摄
图为秦思源在北京宋庄声音艺术博物馆内的一间展览室。人们坐在不同的椅子上,会听见不同的声音。中新网记者 翟璐 摄
 

  “中国声音”之旅

  新的路途、新的体验

  声有形,承载着个人成长的历史,稍稍一瞥尽是哀乐衰兴。声亦无形,不同的“玩儿法”,通向未知的新体验。

  对于秦思源来说,当他重录那些“已经或正在消失的声音”时——院门口的叫卖声、出租车带有嘀嗒韵律的计价响声——关于“家”的记忆就会从大脑深处被调动出来。

  1979年,秦思源的母亲带着他从英国回到中国居住,那时候的北京“几乎没有高楼,就像是一个村”。后来除了因为考大学没有回来,“我几乎每一年都住在这儿。北京的发展我都有见证。这里,是我唯一的家。”

  当然,回看记忆中的声音,秦思源坦言,自然有“好的声音”也有“坏的声音”。而面对现代化浪潮的持续冲击,人们究竟应当如何对待这些声音以及与之相伴的失与得,他希望,自己所做的工作,能够为这方面的思考提供更多线索。

  随着立秋过去,声音艺术博物馆进入最后的紧张筹备,秦思源的这趟“中国声音”之旅,也即将开始新的一程。

  那里不再只记录过去的声音,更多的是试图打造出不同的、寓教于乐的沉浸式展览,“给人们新的体验,以及新的理解和感受世界的方法。这样的一座新的博物馆才有意义。”秦思源强调。

相关产品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