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化艺术  >> 查看详情

四川考察,习近平为何走进这座古祠堂?

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日期:2022-06-11 13:24:54 
分享:


        中新社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 梁晓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四川考察。8日,他来到眉山市中心城区,走进一座古式祠堂——三苏祠。

  这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在中国历史上,苏洵、苏轼、苏辙父子有“三苏”之称,他们是文学大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感念其文风、家风、士风,后世历代都有凭吊、拜谒三苏的传统。

  今天的三苏祠,便由此而来。它曾是苏家故居,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火,清代在原址重建。现今,三苏祠保存有16处苏家遗迹,收藏有数千件有关三苏的文物文献,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苏纪念祠堂。习近平来到这里,了解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以及三苏祠历史沿革、东坡文化研究传承等。

  习近平四川考察中的这一安排,用意为何?其一,走进三苏祠,或可先从文化遗产保护的层面观察。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习近平十分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多次强调要“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而三苏祠,正是当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优秀案例。

  2013年“4·20”芦山地震,三苏祠严重受损,之后被列入国家文物局灾后恢复重建首批重点项目,实施文物古建筑本体维修等7个项目,经过原汁原味的修复,保持了原有风貌。2018年1月,为肯定三苏祠在世界范围内弘扬中国文化所作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授予三苏祠文化遗产保护荣誉证书。

  “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要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近些年,从北京胡同到平遥古城,从曲阜孔府到朱熹园,习近平在国内考察行程中频频调研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三苏祠的“修旧如旧”,正体现出习近平所强调的这些理念,这对于全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极具示范意义。

  其二,走进三苏祠,更在意传统文化的传承。

  “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习近平在三苏祠说。这与他上个月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所强调的一脉相承: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

  是次集体学习围绕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中华文明从何时开始?在哪里起源?最早的“中国”是什么样子?这正是探源工程想要研究回答的难题。外界认为,这一课题走上“中南海课堂”,显示出高层希望充分运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更加完整准确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

  事实上,有关文明探源、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等,近些年已成为中共执政中的显性课题。与之相应,相关话题也在中国民间引发文化热潮,例如三星堆考古、“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活”起来又“火”起来的传统文化,成为涵养当下的现实佐证。

  “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这方面,习近平也一直是身体力行的推动者,多次通过国内考察、专项指示批示、推动政策制定、主持高层学习等形式,对传统文化传承进行推动。

  外界也注意到,习近平还经常引经据典。就以三苏为例,习近平多次引用苏轼的诗句来阐释今天治国理政的问题——谈反腐,“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谈脱贫攻坚,“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谈大国关系,“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有观察家认为,擅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正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也显示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道路选择和前行方向。

  其三,走进三苏祠,也是对文化自信的再次弘扬。

  历史地看,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但依然延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更是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撑。这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正是自信的来源。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去年,习近平曾在朱熹园发出如此感慨。

  今天,中华民族正在复兴路上,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文明自信,在其间的作用不言自明。

  此次在三苏祠,习近平再次指出,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苏祠里看当下中国,时光流转、文化流传,历史文化不断滋养当下、映照前行之路。

相关产品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