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化艺术  >> 查看详情

东西问丨首位洋中医博士迪亚拉:医者无问东西

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日期:2022-05-04 21:19:14 
分享:


        中新社北京5月4日电 题:首位洋中医博士迪亚拉:医者无问东西

  中新社记者 罗海兵

  一个外国人,被中医及其蕴藏的中国文化吸引到中国求学,不仅一路读到博士,还留在中国行医。除了要克服听方言学习医古文的障碍,更大的困惑是,会有人找他问诊吗?

  记者见到迪亚拉时,他正在成都一家中医院出诊。白大褂衬得他皮肤黝黑,内里着一件蓝色中式汗衫,一双眼睛专注而有神。为消除一位患者对做中医诊疗的恐惧,他用标准的四川话笑言“巴适得很”。因为信任他的医德和医术,医院狭小的走廊里已经排满了慕名而来的患者。

  跨越文化与国界,迪亚拉不仅圆了自己的“中医梦”,也正在帮助中医走向世界。近日,这位首个获得中医博士学位的洋中医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在他看来,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优秀的传统文化属于全世界,值得让全世界拥有、共享。而无论在东方或在西方,一名医生都应该如中国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论述医德的文献《大医精诚》中所述:“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中新社记者:你出生于马里的医药世家,1984年来中国学习西医,后为何转为学习中医?

  迪亚拉:1984年我放弃去欧洲学习的机会,到中国学习西医,进修普外科。但不久后我开始思考,既然到中国为什么不学习属于中国特色的中医?突然改变主意,很多人并不支持我。第一,我当时对中医并不了解。第二,当时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外国人对中国也不了解。但一件事让我迷上了中医。

  踢足球时一位同学的脚扭伤了,痛得很厉害。校医为他针灸,片刻该同学就可以站起来并跟我们走回宿舍。当时我觉得太神奇了,这就是中医!

  之后,我先在广州中医学院读本硕,后在成都中医药大学读博,一直到1997年博士毕业,成为第一位获得中医博士学位的外国人。

点击进入下一页
迪亚拉和他的老师——国医大师孙光荣合影。中新社发 受访者 供图
 

  中新社记者:西医和中医有何异同?

  迪亚拉:我比较幸运,学过西医又学了中医。这两门医学都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这些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有些人问我,“你觉得中医行吗?值得相信吗?”很简单,如果中医不行,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如何延续至今?西医来中国不足200年,就像欧洲人到来之前,马里人只相信马里传统医学。

  中医建立在古人在自然界生活时与疾病做斗争过程中总结出的一系列防病、治病的方法之上,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一个局部,再结合自然界的天地、阴阳。而西医不同,是个别看待,比如为什么会发烧,要找到具体的原因,是细菌还是病毒,是A型还是C型?再把它消灭掉。中医医的是人,是整体。西医医的是人所生的病。二者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长,让彼此更强。

  中新社记者:学习中医过程中,你克服了哪些困难?

  迪亚拉:作为一个外国人,当时最大的困难是语言。我先学了一年半汉语,就直接跟中国同学一起上课,难度肯定不小。记得当时班上8个留学生,因过不了语言关,到大二大三时,只留下两个。

  听方言学习医古文更难。我先在北京学习普通话,后去广州上课,老师都是广东人,用广东话给一个外国人讲《黄帝内经》,第一年我根本听不懂。后来准备了古汉语词典、新华词典,边翻阅边背诵,外加同学和老师的帮助,才算过关。

  此外,与中国患者沟通。一个黑皮肤的外国人学中医,患者会找你看病吗?我必须比他人更努力,了解方言,包括广东话、四川话等,想办法跟患者沟通,以取得他们的信任,这个难度更大。

点击进入下一页
迪亚拉为患者诊疗。中新社发 受访者 供图
 

  中新社记者: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你如何看待中医背后蕴藏的中国文化?

  迪亚拉: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人对生命、健康和疾病所特有的智慧成果和实践概括。包括认知思维模式、对生与死的价值观、健康理念、医患关系、诊疗方式、养生方式、生活方式、药物处方和运行体制等知识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它以“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思想为基础,是几千年来经过数以亿计的人为载体的临床诊疗经验积累发展起来的医学科学。比如神农尝百草,他在自己身上尝试了上百种草药,才知道这些药的作用,而不是在动物身上测试后再用到人身上。所以中医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点击进入下一页
太极拳爱好者在打太极拳,并用人体拼成“八卦”图案。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中医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体现。了解中医,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文化,二者是互通的。

  中新社记者:当前全球抗疫过程中,中医发挥了特有作用,你了解中医抗疫在西方世界有何具体实践?

  迪亚拉: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来得突然,我们对它不了解,也没经历过。疫情刚开始时,马里驻中国大使与我通话,表示非常相信中医,问我有什么办法?

  我回答他,虽然这个病不知道病因,但因为中医看的不是病人,而是表现,即临床症状,可以找相应的辨证论治(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的方法治疗。像历史上的瘟疫有很多成功医治的案例一样,我相信中医是有办法的。此外,我博士后课题是用中药治疗H7N9流感,中医药可以扶正祛邪,帮助人类肌体抗击外来的邪气,包括病毒。

  后来,我们确实看到中医药介入治疗新冠以后,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总有效率很高,而且中医药介入以后,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减轻轻度、中度至重度的病程,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点击进入下一页
据悉,宁夏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熬制新冠肺炎预防汤剂,并免费提供给集中隔离人员和重点管控小区内的人员,助力抗击疫情。中新社记者 于晶 摄
 

  中国已经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了中医药在抗疫中所发挥的作用。我们也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的带领下,跟国际同行召开多次视频会议,介绍中医药防疫。

  中医人应让西方人了解这些成果,虽然他们不一定认同,但中医药抗疫的案例不可否认。

  中新社记者:作为首位外籍中医博士,你在中国行医的同时,也帮助中医走向世界,你认为行医有无国界、医者需问东西吗?

  迪亚拉:《大医精诚》(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重要文献)中有一句话: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中国古人几百年前已经有这种理念,非常宝贵。每一名医生都应该像《大医精诚》中所述,“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作为一名医生,能够展现自我价值,用其所学为他者服务,应责无旁贷。

  【受访者简介】

点击进入下一页

  迪亚拉,1964年出生于马里共和国医药世家,1984年获奖学金到中国学习,于1997年获得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成为首位获得中医博士学位的外国医生。20世纪90年代末曾在云南培训了数千名乡村医生。2012-2015年在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任国医大师孙光荣、石学敏、刘敏如、唐祖宣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继承人,中非友好协会联盟副主席等。

相关产品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