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28日电(记者 袁秀月) 《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山海情》《觉醒年代》……近年来,主旋律题材的影视剧越来越受到欢迎,不仅观众纷纷点赞,市场反响也较好。
那么,主旋律题材的话剧发展怎么样?如何让主旋律题材的话剧也好看起来?
来自中国国家话剧院的青年导演白皓天,对这个话题很有心得。
2014年6月,白皓天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进入中国国家话剧院成为一名话剧导演。
进入剧院没多久,他便开始了一项艰难的任务。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2014年10月,中国国家话剧院启动与西藏自治区话剧团的“一对一”帮扶计划,创作话剧《共同家园》。
听到消息后,白皓天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向院领导提出想要参与该项目。
这是他进入中国国家话剧院后导演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导演生涯中第一部关于西藏题材的作品,对他来说有着重大意义。但谁知道,就是这部话剧,差点让这位刚刚走出校园的青年导演丢了性命。
为了准备更加充分,白皓天先后19次赴西藏,多次深入高寒缺氧的西藏腹地。先后两次肺水肿高危急救,但他克服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向当地藏民了解历史、人文、民俗等最真实的创作素材。
终于,话剧《共同家园》以真实历史题材与现代化舞台表现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将共同抵御外敌的悲壮历史事件成功地呈现在戏剧舞台,首演之后备受好评。
“有了《共同家园》的这次实践积累,让我有了更多的信心在现实主义题材上进行探索。”白皓天说。
2016年,白皓天接到了现实主义题材话剧《谷文昌》的创作导演任务。
谷文昌是河南林州人,1950年随解放军南下,留在福建东山工作。东山岛东南部原有3.5万多亩荒沙滩,狂风起时飞沙常常侵袭村庄。谷文昌发出誓言:如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他带领东山县人民苦干14年,终于把一个荒岛变成了宝岛。
为了能够呈现一位有血有肉的“四有书记”,白皓天先后12次前往福建东山,沿着谷书记的脚印,走遍了东山的每一寸土地,访遍了谷书记的家人,以及每一位与谷书记相关的工作人员、村民。经过24次剧本修改,无数次打磨、提炼人物形象,几乎挖掘了所有关于谷文昌的工作生活素材,最后创作出了话剧《谷文昌》。
“谷书记对东山岛的每一寸土地都非常熟悉,我们也得重新走一遍,谷书记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他说。
话剧《谷文昌》以倒叙手法,回溯了谷文昌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撷取了其生前最具代表性的故事,由演员辛柏青饰演谷文昌。话剧演出后反响热烈,谷文昌的儿子谷豫闽曾评价说:“这部戏很逼真、很感人,看过后让我想起了父亲生前的一举一动。”
此外,话剧《谷文昌》还获得“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及“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壹戏剧大赏》年度大戏等多项大奖。2020年,由白皓天担任总制片人的电视连续剧《谷文昌》也播出。
与此同时,白皓天还马不停蹄地创作以深圳市公安局为原型的话剧《英雄时代》,力图把公安干警在扫黑行动中涌现的英雄事迹呈现在话剧舞台。
主旋律题材的话剧,如何才能好看,抓住观众?白皓天认为,要“求新”,选取新的角度和素材展现人物,避免落入“高大全”英雄戏的俗套。“想塑造一个有血有肉有温度的人物,首先要先俯下身去,把自己扎到这个泥土中。我们要塑造他先是一个‘人’,再是一个‘可爱的人’。”
白皓天举例,比如谷文昌实际上不是非常威严的人,他跟老百姓非常近,他就把自己当成了东山的一份子,对老百姓有求必应,把东山当成了自己的家,把东山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
在他看来,主旋律的作品一样能很好看。在创作中,他们会用一些年轻人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比如新科技、新技术手段,还会更多地用年轻人的新语言去描绘他们的生活,从而让更多的年轻观众走进剧场。
最重要的,白皓天认为是真实,真实的故事会让观众与人物之间产生共鸣,从而缩短彼此的距离。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是白皓天一直坚持的创作理念。在他看来,以艺术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民族,唤起人们发自内心热爱祖国的情感,是作为文艺工作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