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侨网温州报道(记者 燕蓉)说来有趣,最早对温州的印象,竟来源于少女时期对张爱玲的喜爱。因了张爱玲与胡兰成的一段情缘,带着些许好奇与不屑,读了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发现这个朝秦暮楚的荡子曾在温州生活,《永嘉佳日》中描述道“旧历年关,温州街上一般是鱼鲜摊南货店绸布庄热闹……”及“三月三栏街福,五马街百里坊皆扎起灯市……”等。尽管他用“黄鸟飞来立,动摇花间雨”形容彼时的心境,笔下匆匆掠过的温州,只是因为张爱玲也到过,莫名其妙地心生出几丝好感。
再后来便是脚上穿过温州产的鞋子。90年代温州的鞋,几乎就是水货的代名词,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所以那时就偏执地以为温州的东西都是水货,因此这个改革开放的先行城市产生质疑。
时光飞逝到2017年的11月,接到温州广电局徐志方先生的电话,邀请我参加“贯彻十九大·打造铁三角”主题外宣活动暨2017温州对外传播合作交流会,徐先生声音温和,带着满满的真诚,让我重新拾起对温州的模糊记忆,于是决定放下另一个活动,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看张爱玲走过的地方。
务实温州
11月14日上午9点,“贯彻十九大,打造铁三角”主题外宣活动暨2017温州市对外传播合作交流会准时启动,一个浑厚的男中音在温州市人民大会堂响起,他就是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耕。温州话的难懂尽人皆知,但张市长的普通话非常标准,这让初次采访温州的很多记者颇感意外。张市长从“改革新突破、城市新形象、经济新路径、文化新发展”等角度,向中外媒体介绍了十九大召开后温州干部群众振奋精神、破难攻坚的新气象,温州企业家改革创新、负重前行的新实践,温州市民文明提升、道德提质的新内涵。
本次外宣采访活动由市委宣传部主办,温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剑谨主持启动仪式,市政府秘书长彭立华,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外宣办(新闻办、网信办)主任王丹等出席启动仪式。以“贯彻十九大•打造‘铁三角’”为主题,来自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央视、央广等中央主要媒体,澎湃新闻、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大咖以及意大利侨网、欧洲华文电视台、西班牙侨声报、法国华人卫视、欧洲华人报等海外媒体将按主题分组进行实地采访,对外传播温州“好声音”。
仪式简短、高效,在预定的时间结束后,各路记者立刻行动,分头采访。
责任温州
离开温州人民大会堂,海外华文媒体记者团直奔红蜻蜓集团,参观了红蜻蜓的中国鞋文化博物馆。
红蜻蜓是温州著名民营企业,创立于1995年,是一家以制鞋为主的现代化企业。创造一个有历史感,有东方文化内涵的高端品牌,是红蜻蜓初始之梦。秉承“从距离中寻求接近”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多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红蜻蜓已在米兰、巴黎、日本、韩国等时尚都市设立了研发信息中心,利用全球的设计信息和资源实现红蜻蜓产品与国际时尚同步。
红蜻蜓先后与国内著名高校、欧美顶级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了鞋科技实验室,进行人体足部力学实验研究及鞋类检测,并研发生产出中国第一双运动皮鞋,率先开了“3D”量脚制鞋技术。记者们兴致勃勃地体验了人体足部力学工程实验室的检测仪,很多人第一次知道自己的脚部存在什么问题,应当选什么样的鞋型。
显而易见,红蜻蜓彻底颠覆了人们过去对温州鞋的认识!红蜻蜓不仅倡导“品牌开路,文化兴业”的经营思想,更以“传承鞋履文化,专注鞋业科技,创造顾客体验”为企业使命,独树一帜、坚持不懈地挖掘、研究、传播中华鞋履文化,做为一家普通民营企业,它肩负起了较重的社会责任:成立鞋文化研究中心、出版发行第鞋履文化丛书、召开全国鞋文化学术研讨会、建成首家国家级鞋文化博物馆——中国鞋文化博物馆,展示了制鞋工艺技术和鞋类研发科技的鞋科技馆,打造企业文化软实力,开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完美结合。如今,红蜻蜓已不仅仅是一个制造鞋生产鞋的品牌,而是一个有着丰富的产品结构,成熟的、丰富的、国际化的时尚品牌集团。
难能可贵的是,红蜻蜓由始以来一直坚持“财富越多,责任越大”的财富观,已累计为乡村教育、赈灾重建等社会公益事业捐款五千多万元,红蜻蜓曾获国家民政部颁发的首届“中华慈善奖”,公司董事长钱金波先生连续五次进入“胡润中国慈善企业家”排行榜前百名榜单。
从红蜻蜓的发展历程,记者们看到了温州的企业精神。红蜻蜓愿景是成为一家现代、卓越、国际化的鞋服公司,打造倍受尊敬的品牌。祝愿有责任、敢担当的红蜻蜓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之路,构筑中国商业品牌新舞台,实践东方时尚创造。
靓丽温州
在永嘉县委宣传部张豪副部长的带领下,海外华文媒体记者团探访了楠溪江古村落。
楠溪江由北往南曲曲折折贯穿整个永嘉,是浙南地区最令人神往的一片山水,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的独有特色而闻名遐迩。它至今遗存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唐宋元明清时的古塔、桥梁、路亭、牌楼和古战场。
正是秋末冬初,记者们顺溪而行。张部长告诉我们,悠悠三百里楠溪江畔,二百多个古村落星罗棋布,古村落中旧时的书院、宗祠比比皆是,颇有韵味。
首先造访的苍坡古村原名叫苍墩,为李姓聚居之地,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虽经近千年的沧桑风雨,却旧颜未改,仍然保留有宋代建筑的寨墙、路道、住宅、亭榭、祠庙、水池以及古柏等,主要看点有寨门、仁济庙、李氏大宗祠等,处处显示出浓郁的古意。苍坡村在村庄的布局构思上,非常注重蕴含文化的内涵,以“文房四宝”来进行布局,独具匠心,演绎出一种鸡犬相闻、渔樵耕读的生活与文化,很好地保留了耕读文化的元素。
漫步在石板路上,印象深刻的是随处可见的文化元素:永嘉学派义学祠、昆曲馆、象棋馆,还有全国一流画家林曦明、赵瑞椿、夏蕙瑛的作品展馆……这些文化元素仿佛是点睛之笔,为古朴的村落注入了灵魂,焕发了勃勃生机。
丽水古街,建于岩头村村落东缘的蓄水堤上,墨瓦、乌窗、碧水、青石路,呈现出一幅江南古镇生活的本色。
楠溪江风景名胜区山环水绕,形成了三十六湾七十二滩,碧水金滩蜿蜒向前,一路层峦叠翠,滩林点缀,明山秀水,乘坐筏泛舟漂游江上,江水清澈见底,不时还有洁白的水鸟展翅掠过,同行的记者忍不住唱起了“小小竹排……”
张部长告诉我们,永嘉景点众多,仅楠溪江就有800多个景点,为了将散落的珍珠珠串成“项链”,永嘉已经打造了一条贯穿古村美景的绿道。
绿道的起点位于太平岩潮际村,途经狮子岩、枫孤溪等,终点位于枫林镇新坊村,全长约30公里。5条美丽乡村精品线,将为沿途添置别样的风光,绿道和精品线路的建设,成为楠溪江从“景点旅游”转向“全域旅游”模式的“先行棋”。今后,以绿道和精品线为主骨架,借山水生态、产业特色、人文历史等资源,综合实施沿线整治、景观营造、文化提升,以处处皆景点、随地可旅游为目标,在传统旅游提升基础上,引入“微度假”新理念,旅游品质得以极大提升。
文化温州
温州自古人多地少、资源贫乏,伴随着改革开放,温州人迅速实现了经济腾飞,开创出具有广泛借鉴意义的新经济模式。这背后有着怎样的背景和渊源?来到温州博物馆,循着历史的足迹,我们试图寻找蛛丝马迹。
温州博物馆是一所综合性地方博物馆,拥有文物2万多件,包括陶瓷器、青铜器、彩塑、砖雕、漆器、书画等20个门类,而尤以陶瓷器、彩塑、书画为特色,主要精品如宜山出土的东晋朱曼妻薛氏买地券,金沙塔出土唐代写经,白象塔出土的北宋彩塑,西山出土的北宋青瓷等海内外珍品。
温州建城2200多年来,千载文脉绵延不断,尚文重教名人辈出,是东瓯国故地、山水诗发祥地、“永嘉学派”诞生地,还是戏曲故里、百工之乡、歌舞之都、书画名城……
在温州,瓯越工匠薪火相传,拥有瓯塑、瓯绣、瓯窑、瓯剧、黄杨木雕、发绣、彩石镶嵌等127个工艺美术品类,这让人联想到,“中国印刷城”、“中国教玩具之都”、“中国工艺礼品生产基地”、“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之都”等40多个国字号金名片,确实是温州“瓯越工匠”精神传承最好的表现。
扬扬洒洒的历史长卷走过,记者深刻地感知到,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温州人是环境和传统的产物,他们擅于在传统的基础上拓展和更新自己。
问问身边的朋友对今天温州的认识,娓娓道来是温州文博会、亚洲国际(温州)青年微电影展、温州国际设计双年展、浙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文化经济论坛•温州峰会、温州广告人大会等一系列高端论坛、展会,这些活动搭建了文创交流合作平台,聚焦了文创行业前沿,引领了文创产业发展,助推了温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提升。
好风借力、潮起瓯江。记者了解到温州的文化产业发展波澜壮阔:立足温州特色资源和地域优势,发挥“百工之乡”优势,加快推动非遗产业化,扩大温州百工宣传推介和对外合作;影视动漫方面,培育了一批发展势头强劲的影视动漫企业;率先提出打造“温州网络文学原创IP众创空间”;组团参加深圳文博会、义乌文交会、宁波文博会等重大展会,推动文化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城市文化氛围日趋浓厚。
智慧温州
为进一步了解温州,海外华文媒体记者团走进温州市规划展示中心,品读温州城市规划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温州市规划展示中心以“山水智城,世界温州”为主题,采用文字、图表、照片、实物、沙盘模型等形式,利用声光电、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展示了温州城市建设的各个阶段。
进入展馆大厅,第一眼看到的是由LED屏幕构成的流水线条。“山-江-海”是温州特色,江海水不停流动,意味着温州从“沿江时代”向“沿江与沿海并重时代”再向“沿海时代”跨进;水流的尽处,一棵榕树造型树冠延伸至天花板,榕树作为市树,象征着温州人扎根温州又延伸向世界的特点。步入大厅时,参观者还可以手触笑脸墙,拍摄自己的人像,留下足迹。
展示中心里面有全国最大LED数字沙盘,还能在实景投影下骑车游江心屿,原本专业性强,枯燥乏味的城市规划概念,以声光电、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和4D电影、触屏游戏等体验互动展现,参观者在感受视觉震撼的同时,也获得了规划知识的普及,穿梭千年时空看温州城变迁。
大美温州
两天的采访充实而紧张,在温州生活的好朋友丽萍都顾不上见面。就要离开了,丽萍一大早找来:“赶快跟我走,带你去看看温州会客室。”
温州会客室?懵里懵懂的我随着丽萍穿过闹市,一条河流出现在眼前——这就是被温州市民昵为城市客厅的“印象南塘”。
丽萍自幼生长于温州,边走边向我介绍道,南塘河因南塘街得名,形成始于南宋,已有逾千年的历史,这个区域是温州历史文化精华区,将自然与人文、文化与旅游、居住与游憩、时尚与记忆完美融合,既是温州人城市记忆的生活片区,又是外来游客游憩休闲的度假胜地。
温州数学名人馆里,跟杰出的大师合个影,好友之间开着玩笑:“怪不得温州人精于经商,算账的能力一流呀,呵呵。”美术馆里,名家作品云集;南塘河畔,杨柳清风相依,,桥水相衬、白鹭翱翔,一片江南水乡风景,正可谓“水清可渔、河岸可憩、街繁可商、景美可赏”。
身为地道的温州人,丽萍对温州的感情深厚。她告诉我,之前的南塘河沿岸脏乱差,河水发黑发臭,“印象南塘”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和财力,注重五水共治,大力做好城市地下排污管道建设,将各类污水纳入城市排污系统,杜绝向塘河直接排污,并同步做好河岸驳坎建设,开展河底清淤等工作。经过治理后的景区环境效益突出,而且修复了水生态、美化了水环境、保障了水安全、提升了水功能。
“我们不仅有城市会客厅,还有城市书房呢。”丽萍自豪地说,城市书房由公共图书馆统一配置和管理,采用RFID技术和网络化布局,24小时免费开放,无人值守的城区小型自助公共图书馆,以平等、开放、共享的理念,以推广全民阅读为目标,是城市公共阅读和市民的学习交流空间,也是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温州的一张文化名片。边走边聊,来到了名城集团楼下。丽萍看了下手表:“正好是工休时间,我的同学陈颖宣在这里,去找她聊几句。”热情的颖宣一听说温州组织媒体交流、采访,兴奋地直叫:“好好宣传我们温州,温州的好东西太多了!”颖宣的爱好众多,书法、绘画师从名家,热爱旅游、收藏。她拿出轻易不肯示人的宝贝展示给我们,包括从各地背回来的石头、画作等。不得不要走了,颖宣一定要送几幅珍藏已久的苍南点色剪纸:“这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好好看看,给我们宣传出去哟。”
两天半的时间,温州已扭转了记者固有的成见。正如2017温州市对外传播合作交流会上,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祥光所言,温州,这座有着5000年鱼耕文明史、2200年城市发展史的悠悠古城,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厚重的历史人文,丰富的文化遗产书就了绚烂的瓯文化诗篇,传承千年、历久弥新。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更是加快构建适合新时代的道德文化建设体系,激活了优秀文化基因,今日之温州,书香袅袅,芳草萋萋,崇德向善蔚然成风,一派太平盛世的祥和景象。
去机场的路上,回望温州,看到温州的榕树特别多,树冠非常大。作为这座城市的象征,一棵棵榕树像守护神见证着温州的变革沧桑;又像一把把保护伞,佑护着温州人民生生息息,平平安安。不禁暗自叹息:张爱玲遇人不淑且生不逢时呀,若她能此时到温州走一走,想必定会用她生花妙笔写就温州动情的故事。
温州是美丽的,而且会越来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