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情传真  >> 查看详情

多维塑造文化符号,让更多人“读懂温州”

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日期:2025-01-23 12:20:32 
分享:


      温州网-《温州日报》讯 当我们踏入一座城市,只需稍加留意,便能感受这座城市的气质:北京皇城的宏伟彰显历史厚重、西安城墙的砖瓦承载千年诗韵、杭州西湖的碧水轻诉江南柔情……究其根本,是深植于城市肌理中的文化符号,赋予了这些城市独一无二的魅力。

  温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山水相依,孕育了独树一帜的瓯越文化。在市两会之际,如何进一步提炼和塑造温州的城市文化符号,让更多人“读懂温州”、爱上温州,成为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要读懂温州,就需全方位调动人们的感官,让人沉浸其中,领略温州文化的无穷魅力。

  走进温州,最能吸引目光的莫过于那些映现城市文明脉络与时代精神的建筑景观。温州正加速推进“千年斗城”的复兴传承,力图重现“北斗七星”的壮阔格局与“倚江、负山、通水”的独特风貌,打造吸引年轻人的旅游胜地。市政协委员陈瑞赞提出,街区改造需谨守本真,勿让斗城风貌在翻新中黯然失色,同时要深掘街巷历史,让老建筑“开口”讲故事,彰显东瓯古城的魅力和底蕴。

  城市的细节之处,悄然映照出居民的生活方式与态度。温州倾力打造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便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市人大代表王贤俊建议实施“文化主理人制”,动员社会力量,完善公共数字文化体系,融入新媒体元素,促进公共文化与文旅商业的深度融合。市人大代表童伶俐则提议在绿地公园中增设文化主题雕塑和传统艺术元素,打造文化科普廊道和文化展示区,提升园林绿化的文化内涵,助力全城园博和“千年斗城”的传承复兴。

  从文献中看温州,是揭示城市文化密码的最佳途径。温州文化研究工程与温州学历经二十载深耕细作,硕果累累。其中,《温州大典》《永嘉学派丛书》等标志性成果尤为瞩目,为温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要深入实施温州文化研究工程,加强“永嘉学派”内涵的挖掘与实践转化。市人大代表吴奇红还提出,要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传播平台,借助海外商会等力量,讲述温州故事,推动温州学走向世界。

  回荡于温州街头巷尾的地道方言与悠扬戏曲,皆是城市独有的音韵。市政协委员林小佳认为,温州方言的传承与保护尤为迫切和重要。她建议家庭与学校应成为方言传承的主阵地,通过开拓方言文化阵地和数字化保护手段,让温州方言得以更好传承。市人大代表夏千希望温州能持续打造瓯剧、越剧、昆曲等特色剧目,常态化开展小剧场演出,将南戏文化园打造成“天天有戏唱,处处有人气”的文旅地标。与此同时,她还强调要加强扶持温州鼓词、木偶戏等传统地方戏,创新表演形式,让戏曲艺术更加青春、时尚。

  读懂温州,不仅需要眼观耳听,更需要用身心去感受和体验。非遗技艺、历史博物馆、现代音乐节等文化旅游吸引物,都是通往温州灵魂的桥梁。市政协委员姜巽林提议借朔门古港遗址公园建设之机,打造“海丝博物馆”,守护文物安全,挖掘“文博经济”,促进文化更加贴近公众。同时,她还倡导积极开展文化交流,让“海丝博物馆”成为温州连接世界的人文新窗口。市人大代表陈源源则建议以瑞安东源村木活字印刷术为核心,建设中国语言文字博物馆,整合文化资源,构建文旅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他相信,依托温州丰富的非遗资源,利用现代数字技术,结合非遗嘉年华等多彩活动,定能推动温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若想让更多人真正领略温州的魅力,就需要用创新的表达方式、多元的文化渠道,将温州的历史与文化、风情与韵味、戏曲与歌谣编织成一场全方位的感官盛宴。如此,温州才能真正被人们所理解、所感悟、所铭记,方能有更多人“读懂温州”,进而爱上温州。(记者:程潇潇 吴笑鸣)

相关乡情传真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