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福建日报》8月6日报道 人行福建省分行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制造业贷款增加741.40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32.73%;6月末,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1.00万亿元,同比增长9.19%。
在去年上半年全省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21.51%,增速创近十年来新高的基础上,我省制造业贷款继续快速增长,制造业贷款余额首破万亿元大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在市场信贷需求有所不足的背景下,银行对制造业的信贷投放依然维持强劲的增长态势,追“新”逐“绿”向“未来”,是时代和市场的共同选择。
锚定重点:做大中长期贷款
位于漳浦赤湖工业园区的省级重点项目——联盛39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化学浆生产线年中顺利投产,成为国内最大单条化学浆生产线。这个以进口木片和本地枝丫材为主要原材料,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制浆造纸工艺技术、环保设施和热电联产一体化的制浆造纸基地,对推动我国绿色高端造纸产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项目投资大、回收期长,多家银行10年期的中长期贷款,有力保障了一期工程全部如期建成投产。”公司副总经理陈泉祺告诉记者,“项目总投资220亿元,一期获得工行、进出口银行分别牵头共9家银行参与的银团贷款94.5亿元,二期白卡纸、生活纸项目正加快建设。”
制造业在厂房建设、新产品研发、设备购置、生产流程优化、市场拓展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与此同时,制造业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对中长期贷款需求较多。但由于中长期贷款风险控制难度高,特别是对于民营制造企业,期限越长,审批越难、利率越高。
去年9月,国家三季度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现场会在宁德召开以来,各家银行纷纷加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一大批前景看好的新技术和新产业成为“香饽饽”。
作为制造业贷款的主力行,至6月底,工行福建省分行制造业贷款余额1623亿元,稳居市场第一,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666亿元,占比达41%。在工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长阮杰看来,“金融和企业是命运共同体,为制造业提供精准、适配的中长期贷款,既是政策取向,又减轻企业的还款压力,正成为银行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启动后,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普遍面临自有资金不足等问题。今年4月,央行设立5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带来低成本的中长期资金支持。
“我省各行业主管部门、金融部门迅速行动,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项目‘先来先得’享受政策红利。截至8月5日,已有331个项目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发布的清单。全省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贷款已合计授信93.3亿元,发放落地45笔、金额5.34亿元,贷款平均期限8.42年,贷款平均利率3.48%。上述贷款还将享受中央财政1.5个百分点贴息,贴息期限2年;部分省级重点技改项目还可叠加享受省级财政相关贴息。”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长江涛说。
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全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达2972.84亿元、4141.22亿元、5298.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29%、39.30%、27.94%。今年上半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再增17.40%,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1.99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0.70%。
突破难点:赋能“专精特新”
首次获得的500万元银行贷款,让福大百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清贵更有底气。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百阳与福州大学合作成立了产学研合作平台——福州大学百阳化工材料研究中心,致力于高端 催化剂“卡脖子”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攻关。
为增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今年2月,我省设立首期80亿元的“专精特新”企业贷款,省级财政为贷款企业提供年化1%的贴息补助。针对百阳化工的经营状况,中行福建省分行结合专门推出的“首贷融易”产品,仅用两个工作日便为企业申请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500万元。
来自福建省金服云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仅用70天,80亿元的“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全部完成投放,共发放贷款1029笔,惠及62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惠及面达43%,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8家,惠及面达58%,平均放款利率2.29%,最低放款利率1.35%,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上月,《福建省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大信贷支持,将每年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贷款总规模提高到200亿元。
与首贷一样,信用贷也是企业最想也最难获得的贷款。今年4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 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通知》提出,加大对制造业首贷户的支持,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信用贷款规模。
而“专精特新”企业普遍具有高风险、轻资产等特性,与银行存在风险偏好差异问题,更难获得信用贷款。
突破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点,既是国家战略,亦是我省关键。靶向发力,信用贷款加快突破。
无抵押、无担保,福建科宏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获得浦发银行期限3年的8000万元信用贷款,今年6月,首笔500万元资金到账,及时解决了公司研发活动资金需求。
位于永安市尼葛工业园的科宏生物,是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发生产的人工甜味剂三氯蔗糖,年生产能力6000吨,排名国内第三,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
“相比抵押贷款,信用贷对金融机构的风控能力要求更高。客户注重产品研发创新及研发投入期限较长的需求,正可精准匹配我行专门针对科技企业创新研发推出的纯信用‘浦研贷’,仅两周时间就完成信用贷款批复。”浦发银行福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说。
6月末,浦发银行福州分行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0%,其中信用贷款占比42%,科技型制造业企业贷款占比50%。
投贷联动模式创新,也带动信贷投放在科创型企业生命周期中前移。
近日,兴证资本旗下福建专精二号基金,协同多家产业方一起完成了对福建常青新能源超过2亿元投资,并带动银行贷款配套增加数亿元,助力这家我省唯一拥有电池“梯次利用”与“再生利用”双资质的企业,加快建设锂电资源生态闭环产业链。“‘投贷联动’已成为福建专精系列基金的标配,受益企业包括福州富兰光学、泉州天智合金、三明科飞、厦门宝益科技等10余家。”兴证资本专精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亮点:布局“园区金融”
工业园区是福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平台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引擎。“园区金融”看似老概念,实则是兴业银行的新打法。
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的中信重工智慧产业园,今年1月正式开园以来,已吸引14家科创企业入园,并进驻智慧医疗、智慧消防等行业配套商,成为名副其实的“智慧园区”。
升级“智慧”的,还有兴业银行提供的“园区生态服务平台”:园区内的管理方、企业、供应商、物业、商机等分散信息线上实时互通,园区资产管理、企业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等在PC端和微信端都能“一键办公”;从大数据精准找客到微信端扩展社交化招商渠道,再到建立企业档案库,有效提升园区招商全流程效率……
“通过为园区提供SAAS平台帮助其数字化转型的非金融服务,让我们深度参与到园区生态建设中,提升了园区客群的渗透率和政银企合作的黏性,从而更精准地创新产品和服务,同时不断提升数据服务水平,增强风控能力。”兴业银行洛江支行行长吴岩表示。目前该行已为中信重工智慧产业园7家入园企业落地超7837万元的厂房按揭贷款,配合园区管理方前期担保支持,首付仅两成、期限长达15年,极大减轻了企业负担。
聚焦园区发展全生命周期,兴业银行在全国率先发力“园区金融”新赛道:发挥信息优势、客群优势,帮助招商引资,推动产业建链成群;帮助数字化运营,提高园区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截至6月末,该行与全省77个产业园区开展“一园一策”合作创新,为园区的建设、运营乃至园区内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省内园区金融综合资产规模达2167.73亿元。
今年6月,我省关于深化全省新一轮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融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向园区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企业日常融资需求提供资金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企业申请科技贷等政策性优惠贷款。
福建农信也已着力布局“园区金融”“先手棋”。今年以来,紧抓园区标准化建设契机,创新推出系列贷款产品,推动园区制造业信贷增户扩面。
在惠安,根据园区企业“初创+成长+成熟”全生命周期,推广“科技贷”、“技改贷”、知识产权(专利权)质押融资;在厦门,打造“网格+全链条式”金融服务模式,运用高精地图技术精准对接,“顺藤摸瓜”为海沧区的东南燕都产业园内1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地园区专属信贷业务;在宁德,推出“数字+产品+产业链”智慧金融服务模式,支持蕉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大黄鱼深加工;在长泰,推行收回再贷3小时办理、新户3天完成受理的限时办贷“三三制”,到6月末,累计为长泰工业园区的196家企业提供授信6.34亿元,贷款余额5.36亿元。
与国家政策同频共振,与福建制造相向而行,金融活水正有力推动福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王永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