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温州日报》讯 地处东南沿海的温州,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22.33万公顷类型齐全的湿地,面积位列浙江省前列,是鸟类天堂、贝藻王国。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向温州市人民政府致函,决定正式向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提名温州参加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这标志着温州向“国际湿地城市”又迈进了一大步。
国际湿地城市的名片,代表着一座城市对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是展示生态文明保护成果的重要窗口。自2021年2月启动国际湿地城市创建以来,我市对标国际湿地城市创建“五大标准”,推进“五大体系”建设,探索形成湿地保护和修复的“温州路径”。
城市“绿肺”沁人心脾
温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在自然湿地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全市湿地保护面积13.6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61.09%,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持续提升。
去年,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率全国之先成立地市级的红树林研究中心,全省首单红树林蓝碳交易落户温州,“温州打造红树林‘北进桥头堡’”做法入选全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相关做法被央视《新闻调查》栏目专题报道,温州滨海湿地城市的金字招牌不断擦亮。2023年9月,国家林草局专家评估组来温州实地检查指导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工作,表示切身感受到温州对湿地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湿地生态系统持续改善的扎实成效。同年11月,国家林草局副局长闫振到我市调研湿地工作,对温州谋划提出的“打造‘三江碧水千里海岸万顷水乡’的滨海湿地城市风貌”的规划定位给予了高度肯定。
去年2月,南麂列岛成功申报为国际重要湿地,成为我省继西溪湿地之后的第二个世界级湿地,也是我省第一个海洋类的世界级湿地。同年10月,龙港新美洲湿地成功申报为国家重要湿地。目前全市拥有国际重要湿地1处,国家重要湿地1处,省级重要湿地8处。正所谓“湿地好不好,鸟儿说了算”,通过保护治理,有效保证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在我市市域内的畅通,温州近年多见各类珍稀鸟类,如卷羽鹈鹕、黑嘴鸥、大杓鹬、黑脸琵鹭、黄嘴白鹭、勺嘴鹬等300余种,三垟湿地、洞头南北爿山相继获评浙江省观鸟胜地。
湿地治理展现新貌
落日泛舟循桔浦,轻霞入路是桃源。近日,雨雾笼罩着三垟湿地,湖面上空,白鹭飞舞盘旋,留下一道道优雅的弧线,为烟雨中的湿地增添不一样的韵味。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温州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底色,但要想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保持良好的生态,不光只靠“天赋”。
早些年,三垟湿地由于长期的农业开发、人类活动的影响,绝大部分区域已不具有湿地特质。为了保护好生态,温州推动三垟湿地实现蝶变升级:出台《浙江省温州生态园保护管理条例》,实施三垟湿地旧村整体征迁三年计划,将三垟湿地公园建设列入全市“两线三片”重点工程。与2003年调查数据相比,目前,三垟湿地维管束植物增加500余种,鸟类增加90多种,生物多样性指数(BI)提升了16个点;湿地全域Ⅲ类水占比已达60%,部分水域水质达到II类水标准。
三垟湿地的整治历程,直观展现了“两山”理念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浙江、在温州的生动实践。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湿地管理保护是系统工程、复杂工程、长期工程,必须多方联动、人人参与。近年来,温州推动湿地保护专项立法,《温州市湿地保护办法》已于2023年8月1日起施行。
此外,我市在市县两级成立专门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实现湿地保护建设精细管理,并推行“六督”机制,即党委政府带头督、人大政协视察督、纪检组织效能督、新闻媒体曝光督、公众社会举报督、专职机构定期督,创新打造“公众参与、媒体监督、干群互动”问政平台,开展以“治水”“湿地保护”为主题的电视问政活动,切实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任务不完成不放过,为国际湿地城市建设提供强大治理效能。
生态共富孕育新机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足迹,近年来,温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绿色融入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依托湿地公园的治理成果和优良生态,以“全域大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浙江的“宝岛”,南麂列岛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随着“国际湿地城市”的创建,南麂生物多样性逐步丰富并不断有新发现。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渔民们放开手脚从事大黄鱼养殖,“游”出了2个多亿元的产业,并登上G20杭州峰会国宴餐桌。游客纷至沓来,选择“洗脚上岸”的渔民不仅开起渔家乐、办民宿,海洋牧歌渔旅体验园也开始运营。“只有保护好环境,才会有发展”成为每个居民的共识。
这是温州将自然赋予的丰富资源转化为促进经济与生态和谐共生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动相关部门科学引导布局康养休闲、现代农业、滨海旅游、夜间经济等业态,指导各地谋划打造了瓯江“温州时尚外滩”、飞云江“云江水韵休闲带”、楠溪江“最美桃花源”、三垟湿地“生态客厅”、南麂“海上明珠”等湿地经济特色金名片,加快培育新的生态经济增长点。同时,指导相关地区将重点湿地保护建设与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沿线联动打造诗路古村、文化名山、海洋公园等八类文旅融合品牌。
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书记、局长瞿自杰表示,生态资源释放的发展红利愈发显著,在牵头全力冲刺国际湿地城市创建过程中,大力推进湿地生态保护修复,以“东瓯故地”“龙舟文化”“城市与湿地共生”等为文化审美和价值取向,成立湿地文化智库,将更多文化元素植入温州湿地肌理。开展形式多样的湿地保护科普宣教活动,凝聚全社会保护湿地的共识,进一步厚植强城的生态底色。(记者 林迎颖 通讯员 张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