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润千年古城 丽水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力量
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日期:2023-09-04 08:33:22
文化力量,如静水流深,滋养着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和价值内涵。
“八八战略”实施20年来,我市始终把文化作为地方发展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找准自身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定位,久久为功、与时俱进推进文化强市战略深入实施,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文化建设活动。尤其是2022年8月,市委高规格召开文化工作会议,启动实施“文兴丽水、挺进共富”工程,迈出了高质量建设新时代文化丽水新步伐。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聚力。我市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推动发展、实现共富的硬力量,千年古城闪耀人文光芒、焕发无限生机活力。
文化产业长风破浪
丽水因山水而美、因文化而兴。20年来,我市深挖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资源、最具丽水代表性和辨识度的地域特色文化,推动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市大力推进瓯江文化创意产业带建设,建成文化产业园区15个、特色文化村153个,创建省重点文化产业园5个、文化创意街区2条,创成莲都古堰画乡小镇、龙泉青瓷小镇等一批省级特色小镇,“一带四镇十园百村”产业集聚平台基本形成;推动“丽水山风”文创品牌建设,成功举办“花动一城春色”首届文创展,举办首届“丽水山风”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激发文创产业发展活力。
以文化为平台,以创新为手段,通过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倍增行动,数字影像、剑瓷、石雕、木玩、文体用品等五大百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作为中国木制玩具城的云和,目前木玩产业集聚区已从云和延伸至景宁等地,产品畅销世界82个国家和地区,产量占全国66%、世界40%;龙泉致力于振兴剑瓷经典文化,近几年龙泉剑瓷文化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龙泉青瓷在上海世博会、G20杭州峰会等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1999年,丽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全国首个“中国摄影之乡”。20多年间,我市已连续举办十届的丽水摄影节。2022年,丽水与国际摄联携手成功举办首届世界摄影大会,成为大会常设举办地。
我市持续擦亮国际摄影名城“金名片”,开工建设丽水摄影文化中心项目、启动建设丽水摄影园区,打造国际摄影丽水榜、“瓯江行”丽水摄影大展等一系列知名活动品牌,《深化推进国际摄影名城建设 赋能“共富”先行》获评2022年度浙江省宣传文化领域共同富裕最佳案例。
文艺精品创作百花齐放。电视剧《麦香》获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电视剧《春风又绿江南岸》等14部作品获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诗集《春雷与败酱草》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提名奖;专著《浙江篆刻史》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木雕《百福如意》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松阳高腔《马房招亲》等作品获浙江民间文艺“映山红奖”;近五年来全市入选全国摄影艺术展览14人次,入选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4人,入选“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3人,其他国内外各类重要展览、赛事评选入选作品1800多件。
以茅盾文学新人奖获得者蒋达理(笔名蒋离子)、茅盾文学新人奖提名奖获得者杨万勇(笔名牛凳)为代表的丽水网络作家群体迅速崛起,通过网络文学刷新了丽水人在茅盾文学奖项上的空白历史;越剧现代戏《绿水青山》先后在省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话剧院成功演出,还登上了兔年央视戏曲春晚。
截至2022年底,全市规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幅在全省位居第三位,实现产值超亿元文化企业39家。
文旅融合百花齐放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我市致力于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谋划新布局、拓展新业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增添发展动能。
作为浙西南革命老区所在地、长征的重要策应地、红军长征论坛加盟城市,我市坚持“最好的保护是利用”的理念,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在全省率先颁布革命遗址保护条例,推动红色资源价值转化,探索“红绿金”融合协调发展,打响了“红色浙西南,绿色新丽水”区域品牌。
在丽水,文化正成为跨界融合激活产业的“金钥匙”。实施文化空间拓展行动,活化打造缙云岩宕、景宁“天空之城”等一批新型文化空间,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培育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性、影响力的文旅产品,龙泉青瓷、缙云烧饼等20个项目入选浙江省优秀非遗旅游商品名单,2条线路入选省首批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全市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19个。
我市在全省率先发布瓯江山水诗路文化旅游市域发展规划《丽水瓯江山水诗路文化旅游规划(2021-2035年)》,重点规划空间为丽水境内瓯江干流与主要支流流域,推进区域融合、文旅融合、城乡融合;衔接“一带一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推动山水诗路文化旅游对话、交流与合作平台的建设打造。
丽水公共文化设施更加完善。在市级层面,一批市级文化地标建成,市美术馆、市非遗馆、市博物馆新馆、市图书馆新馆等先后建成开放;在县级层面,基础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建成;建设972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成群众“家门口”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乡村博物馆,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发源于庆元县月山村的丽水乡村春晚成为全市首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并作为文化名词和全国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窗口”,被写进国家“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成为全国三大群众文化品牌向全国战略性推广。2021年以来,丽水市发布全国首个乡村春晚市级地方建设标准等。
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2021年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主办单位成功升格,成为全省唯一由省政府主办的祭祀类节庆活动;仙都景区创成由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设立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和浙江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
我市还深入实施“旅游+”融合工程,形成莲青缙潮玩休闲、遂松田园探秘、龙庆避暑养生、云景特色风情等四大特色产业圈,打造形成文旅产业融合示范样板;全面推进数字文化应用场景建设,初步建立“一中心、一平台、多应用”智慧旅游服务体系。
文明实践赋能美好
文润处州无声,沉淀出丽水独有的城市气质。20年来,我市探索创新驱动发展在文化领域的路径,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2017年,我市以“全国第四、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创成全国文明城市。2020年,在全国文明城市复评中,我市又以“全国第八”的优异成绩夺得“两连冠”。
在文明城市的常态化创建过程中,着力推进志愿服务的探索和实践,丽水“小园丁”志愿服务品牌不断深化,更是实现“一县一品”,如画乡莲都“小荷”、剑瓷龙泉“小清泉”等。
我市在手机端建成“丽水小园丁志愿服务平台”,实现多项国内首创,如首创以志愿活动时长记录的“小园丁”积分,首创特困群体的“白名单”系统,首创“小园丁”码等。如今,全市志愿服务队伍达5000余支,注册志愿者人数70多万人,基本实现“一单位一队伍”“一小区(行政村)一队伍”。
大力实施“浙江有礼 德润处州”行动,制定实施《丽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丽水得到中央政法委点赞肯定;开展“信用丽水”建设,“信用丽水”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社会诚信度评价全省第一。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2019年遂昌、青田入选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2022年全市实现中心、所、站全覆盖,着力打造思想引领桥头堡、红色教育大熔炉、乡村振兴大舞台、服务群众大本营。
从文化事业到文化产业,从文艺作品到文创产品,从文旅融合到文化惠民……文兴丽水,挺进共富;文化强市,欣欣向荣。丽水文化建设因时而兴、乘势而上,以文化之光照耀前行之路,赋能人民美好生活。
站在历史新起点上,一幅建设文化强市的宏伟画卷正在处州大地上徐徐展开。(来源:丽水日报 记者:林坤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