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3日电 题:开平碉楼与村落:穿越时光的开放与乡愁
中新社记者 徐文欣
“‘开平碉楼与村落’是连接海外华侨华人和故乡的根。”广东侨乡华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谭金花近日对中新社记者说,当先人已逝,游子归乡时,唯有建筑能找到他们生活的痕迹。
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村落”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华侨文化世界遗产。
两次走进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美国《中美邮报》副社长魏炯才说,从乡间民宿、生态农场,到文艺表演,开平是乡村旅游的好去处。从远处望去,碉楼建筑群矗立于田野之间;置身碉楼内部,西洋式窗楣线脚、楼主的生活用品让人穿越时空,仿佛置身百余年前。
清末时期,开平部分小学就开有英文课程。在这里,国际化视野深深影响着每个家庭。20世纪20年代,包括开平在内的五邑地区在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已十分突出。
谭金花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广东政局相对稳定,生产有所发展,开平华侨纷纷汇款回家买地置田,建屋造宇。“燕雀喜,贺新年;爹爹去金山赚钱,赚得金银成万两,返来起屋兼买田。”这首移民诗歌所写就是当时的侨乡社会。
财富的增多引来了周边土匪的垂涎,为安全起见,开平华侨找来工匠,建造碉楼以坚壁清野、守望相助。碉楼呈多层塔楼式,其墙体厚实,四周遍布射击孔,还配备了枪械、石子、探照灯等工具;楼顶四角筑有“燕子窝”,居高临下的防御让贼匪望楼兴叹,无功而返。后来,开平碉楼的功能从最初的防卫,发展为防卫与居住相结合。
与此同时,海外华侨将北美、东南亚等地的建筑风格带回家乡。谭金花说,在开平的建筑中,既有传统的祠堂庙宇拜祭,又有先进的材料技术,仅不同建筑风格的碉楼楼顶就有上百种。建造者重视内部的传统布局,反映了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执着;西式的外部装饰,则是洋为中用在建筑中的发挥,是建造者包容开放的体现。
开平碉楼与村落是华侨华人爱国爱乡、造福桑梓、开放兼容的体现。谭金花认为,中国人叶落归根的传统文化观念、家乡情结和对家人的责任感是华侨回国建设家园的“拉力”;而彼时西方国家“排华”情绪高涨,“无家可归”的感觉则成为回乡建设的主要“推力”。
据最新统计,开平现有钢筋混凝土碉楼2019座。在清末民初的几十年间,整个五邑地区的华侨建设了逾二十万间房子,建筑风格各异,碉楼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开平碉楼与村落是中国农民的一种文化创造。”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说,相较于精美、规范的城市建筑,在乡村中的碉楼多由村民和工匠建造而成,是近现代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典范。
近些年来,塘口镇通过修缮历史建筑,重塑公共空间。荣获2020年世界景观建筑奖(WLA)的塘口祖宅旅游厕所就是当地有名的打卡地。该建筑将清拆百年老公厕的旧材料进行重新利用,将卫生间部分功能区藏在一个供村民日常休闲娱乐、举办活动的大台阶之下,既保留了乡村历史记忆,同时解决了公厕便利性与隐蔽性的矛盾。
16年过去,“开平碉楼与村落”依然矗立在田野乡间,见证着跨越百年的华侨故事,展示着侨乡民众多元的生活方式,也连接起海外华侨华人与故乡间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