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在田间,鱼在水中,有塘就有水,有水就有鱼。
这说的是丽水市青田县方山乡。
7月17日至19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丽水青田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
习近平强调,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方山乡,正是全球首批、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核心区域,也就是“稻鱼共生”的发源地。
放眼世界,我国是公认稻田养鱼最早的国家,稻鱼共生是祖辈相传的农耕智慧。
今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青田,以及青田的鱼与田。
一
据考究,青田县的稻田养鱼最早可追溯到唐朝,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这与青田的地理特征有关:丽水九山半水半分田,“梯山为田,窖薯为粮”,山区难以普遍开挖池塘养鱼,宜稻、宜渔面积少。
因此,先民们利用有限的水土资源,智慧地创造出了“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粮共存”的循环模式。
明初洪武年间的《青田县志》记载:
“田鱼有红、黑、驳数色,于稻田及圩池中养之。”
在这里,鱼和田,默契地形成“生物链”:
水稻为鱼类提供氧气、遮荫和有机物质,鱼类为稻田除草增肥、吞食害虫,维持系统自身循环,保持生态平衡,增加系统生物多样性,称之“稻鱼共生系统”。
千百年来,青田先民在种植水稻的田中养殖鲤鱼,繁育了极具地方特色的鱼种“青田田鱼”,创造了“稻鱼共生”技术,并衍生出了“青田鱼灯”等系列稻鱼文化习俗,保留传承至今。
如今,“青田稻鱼米”“青田田鱼”都已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青田鱼灯舞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5年,这条鱼,从稻田“游”进了全球首批、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同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关注此唯一入选世界农业遗产项目,勿使其失传。
17年来,青田在探索“保护、传承、转化”中走出了新路径,打造了青田样板,为中国乃至世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展树立了标杆,不仅名声在外,也引来一场全球大会在此地的召开。
二
一条鱼,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
在青田,稻鱼共生早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农业种养殖技术,而是深深融入青田的饮食文化和百姓的乡土情怀。
古语云:“鱼之味,乃百味之味;食之鱼,百味无味。”
无独有偶,老祖宗造字时,就将“鲜”字归为鱼部,俨然将鱼视作“鲜”的代表。
刚打捞上的田鱼,顺脊背剖开,取出内脏,不去鱼鳞;鱼体呈扇形张开,涂抹海盐与黄酒,腌制入味。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平摊放入蒸屉,隔水蒸熟;待鱼肉摊凉,烧上炭火,在土制的炉子里铺满稻秆谷壳,将鱼坯放入烘熏……
田鱼干制作技艺在家族技艺、薪火传递中一脉相承,“借以秘方锁住田鱼的鲜香”。田鱼干炒粉干,更是青田人最爱吃的一道传统名菜。
登上丽水人餐桌的每条田鱼,都在舌尖分享自然的馈赠。经过先民一代代驯化的鲤鱼鱼苗,也进化成当地独有的青田田鱼,模样与鲤鱼相似,温善易养,肉嫩味美,鳞软可食。
“最后一点汤汁,刚好拌饭。”对于餐盘中的美食,当地人往往是风卷残云式一点不剩的。
青田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有33万华侨遍布全球128个国家和地区。
田鱼干,漂洋过海,承载着海外游子的念想,唤起弥久醇香的乡情。
这些味道,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情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人分不清,哪一口是滋味,哪一口是回忆。
所谓的“莼鲈之思”,大抵就是这份情怀。
对青田人来说,香醇的咖啡、韧嫩的牛排,怎么都敌不上这“一口千年”的田鱼味。
毕竟,“家乡味才是味觉原点”。
三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既是有形的物质载体,也蕴含着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和独特魅力。
今天,我们该怎么保护和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勿使其失传”?
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关键在于发展,既要传承“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生态哲学和“顺天应时”“生态循环”的实践智慧,更要让农遗能够有持久的活力和生命力,发掘更多价值。
在这个问题上,青田给出了答案。
其实,即使拥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品牌,可是要让传统农业焕发新活力,也不是自然而然的。
曾几何时,那方稻鱼田似乎已不再让人们留恋。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有的农户弃用传统的耕作方式,施用化肥、农药来提高产量,有的农户选择外出经商......传统品种资源、知识体系、农耕文化面临难以维持甚至消失的风险。
该怎么办?关键还是要探索把农业文化遗产品牌价值转化为产业经济价值的有效路径,让百姓尝到发展稻鱼共生特色农业的甜头。
青田展开了探索。当地通过政府扶持、企业推动、科研支撑、农民参与,逐渐建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多方参与机制,最终实现了“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稻、万元钱”的目标。
“我们一直沿用的古法稻田养鱼,可是千年宝贝!”8年前,投身稻鱼共生特色农业的青田华侨金岳品,在泰国捧回了“世界模范农民”的奖牌。
金岳品(左三)荣获“世界模范农民”称号
方山乡的村民伍丽珍种稻、养鱼、做田鱼干、开农家乐,几年时间家里盖起了5层楼,还在县里买了房,年收入最多时超过一百万元。
不少村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将外出村民的闲置房屋流转起来,整村发展农家乐民宿产业,打造了“半亩渔宿”等精品民宿,兴起了以农遗文化科普为主题的研学热潮。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更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进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农耕文化的保护传承中。
如今,这条鱼、这片田,让青田农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魅力,更有依托。(来源:浙江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