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卫生健康事业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做好卫生健康工作,是满足群众的期盼,更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石保障。2021年,丽水卫生健康系统坚持改革破题,率先出台我市首个系统性卫生人才专项政策等5个“新政”,新增浙江中医药大学和温州医科大学2家高校附属医院,共建中华中医药学会等5个战略合作关系;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和市二院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取得好成绩,市人民医院顺利通过省三甲综合医院复评,市中医院成功创建省三甲中医院,并成为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项目建设单位;17家县级医院建设成效显著,“15家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片区医疗中心+智慧流动医院+综合应急联动急救”山区医疗服务丽水模式不断成型……丽水卫健人奋力交出了一张张卫生健康改革发展高分报表,勾画出一幅和谐美好的健康蓝图。丽水,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共同富裕新时代背景下的“浙丽健康”。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及省、市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对标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围绕“1341”“十四五”发展思路(“1”即高品质健康丽水建设,“3”即做好补短、提质、整合三篇文章,“4”即人才、数字化、科教、项目四个支撑,“1”即党建引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奋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以干得助,去年8月,省卫生健康委与丽水市人民政府联合出台《关于强化委市共建 共同推进浙西南革命老区(丽水)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作为省级部门中首个出台支持浙西南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该《意见》明确了工作总体目标和完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等五方面具体工作。“委市共建”打开了我市卫生健康事业新格局。
坚持“国之大者”,慎终如始守牢疫情常态化防控底线
面对世纪疫情,唯有实干担当才能给予老百姓“安全感”。
疫情防控新形势下,丽水市卫生健康委坚持“内防输入、外防反弹”总策略,落实疫情防控七大机制,持续提升疫情监测预警、流调溯源、核酸筛查、医疗救治、应急处置、疫苗接种能力,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以奔跑在前的姿态牢牢守住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虽然有些累,但一想到我们及时介入,成功阻断了疫情传播风险,再累也值了。”2021年10月24日,松阳县报告一家水果店正在销售的进口龙眼(桂圆)外包装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松阳县第一时间开展处置工作,对流调确定的涉疫龙眼直接暴露人员12人均实行集中隔离,并完成核酸采样,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涉疫龙眼外包装及外环境核酸采样检测200份,除报告的一份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对9家涉疫的700平方米营业场所开展全面消毒,对剩余龙眼全部作无害化处置。该事件处置及时有序,阻断了疫情传播。
这是一起早发现、早介入并成功处置的货物流调溯源事例。面对疫情大考,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强化流调与溯源能力,组建了由市、县两级公安、工信、公卫等单位组成的流调联动小组,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开展精准流调工作。一切,只为了一个目标: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赛跑,为了每一个人的安全健康。
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的“监测网”,是防止疫情扩散的重要手段之一。全面提升核酸检测能力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
“您好,这里是丽水市人民医院,我们筛查到一个阳性样本。”2021年12月15日,我市九县(市、区)全面开展新冠肺炎本土疫情现场处置实战演练。早晨5时,丽水市人民医院在住院陪护人员的核酸检测中发现1例“阳性样本”,核酸阳性人员居住地为市区金桥文苑小区。发现“阳性”人员后,莲都区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对初筛阳性感染者立即转运隔离并开展流调溯源,对其居住的金桥文苑实施封闭式管理,对白云街道三岩寺社区进行全员核酸筛查。白云街道启动29个大规模核酸筛查采样点,增设1个金桥文苑采样点。在金桥文苑和绿谷信息产业园,各采样点迅速有序开展核酸采样,采用边采样边送检方式。
据统计,演练现场共采集核酸样本 2475人份。通过实实在在的演练,市、区两级核酸检测能力得到有力提升。
为确保隔离人员安全、有序隔离,市卫生健康委在集中隔离点的选择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地理位置、内部布局、设备设施等都经过实地勘察和讨论论证后才确定。人员隔离期间,市卫生健康委组成督查组,分片区加强督查,确保管理规范。
疫情防控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是关键一环。
构筑免疫屏障,疫苗接种是道必答题。在构筑人群免疫屏障过程中,丽水始终积极有序推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舱接种点、巡回接种车、进企上门接种……多种有温度的接种服务让市民“愿接尽接”“应接尽接”。2021年,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492万剂,有效构筑了疫情“防护线”。
借力健康丽水建设载体 释放共建共享健康红利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从健康城市建设,到国家卫生城市巩固;从推进丽水特色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到探索老年人医养结合新模式……面对全民健康这道课题,全市卫生健康系统高质量推进健康丽水建设,为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卫生健康保障。
我市深入实施健康丽水28个专项行动,其中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入选省首批20个健康浙江行动示范样板之一、排名第二,健康素养水平达34.02%。2020年度健康浙江建设考核获全省第一,九县(市、区)全获优秀。丽水还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十大样板市(地级市)。
近日,省健康办公布了2021年度健康浙江建设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丽水再度荣膺全省第一。这也是丽水在该项测评中连续第4次获得第一名。
“四连冠”是对我市健康丽水建设成果的肯定与褒奖。在“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下,丽水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夯实健康之基。
在丽水,健康生活人人共享。我市自主研发的“丽健e行”微信小程序,推进了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帮助更多群众树立了健康生活理念,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处处卫生处处芬芳,生活在整洁、有序、舒适、健康的宜居环境中,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持续稳步提升,幸福满满……
2014年,丽水正式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近年来,经过成果巩固,丽水颜值不断精彩蝶变。2021年第二轮国卫复审中,在参加复评的270个城市里,丽水市以全国第七名、全省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复审,并得到全国爱卫会通报表扬。龙泉、云和也顺利通过复评。
为了城市的荣光,丽水卫健系统锲而不舍;为了市民共同的心愿,丽水卫健系统砥砺奋进。如今的丽水,卫生文明城市基础更加扎实、城市治理向健康综合管理创新升级、绿色文明健康生活成为新风尚,国家卫生城市这块“金字招牌”更加锃亮。
2021年,市委编委出台《关于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将从机构、人事、资金等方面全面提升公共卫生能力建设。
市卫生健康委还结合市委、市政府“一带三区”布局,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跨山统筹全面加快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一带”为例,将从助力市域发展核心带构筑创新创业生态出发,着力增强莲都、青田、缙云、经开区的职业卫生服务能力,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两个《意见》的出台,为全市全面推进丽水特色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指明方向、提供政策遵循。
步入“老龄社会”后,养老问题成为群众越来越关心的话题。我市卫生健康系统积极探索基层医疗机构院内开展医养结合的新模式。
“我已经在这住了快一年了,吃饭、看病都有人照顾的。”104岁的老人吴翠球自从去年摔伤后就在松阳县古市医院专设的医养空间养老。该院与专业的养老机构合作,将闲置的一层病房进行微改造,为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提供养老和医疗双重服务。“每个老人都有健康档案,半年进行一次体检。医护人员每天巡房,老人一旦有医疗需求可以马上就医。”该院副院长蔡利锋介绍。目前共有40多名失能、半失能老人在此医养。
“病有所医”惠民生,“医有所惠”谋民利。这份健康丽水建设的民生答卷仍在书写。
构建山区医疗服务丽水模式 打造高质量“家门口”服务
不开大处方、不做大检查,医院效益却越来越好;不出县、不求人,老百姓能享受上门的诊疗服务甚至大医院的远程诊疗……在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我市“15家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片区医疗中心+智慧流动医院+综合应急联动急救”山区医疗服务模式开端良好,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前不久,经过前期竞争性评审,丽水市被财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全国15个城市之一,获得中央5亿元左右的资金支持,为东部地区入选的5个城市中唯一的三线城市。
2021年,我市全面打造浙西南区域医疗高地、新时代县级强院、基层服务“网底”三大工程,形成了一批群众有感、可推广、可示范的项目和标志性成果。
围绕打造浙西南区域医疗高地的目标,我市扎实推进“221”高水平医院建设,致力做强两家综合医院、做大两家专科医院、做优一家中医医院。
医学是需要不断科研进步的学科。位于丽水市中心医院的浙江省影像诊断与介入微创研究重点实验室,就发挥着平台的虹吸效应,有计划安排培养对象进入实验室开展学术研究。2021年,实验室新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16项,累计科研经费接近1000万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市还注重与名院名校合作,推动科研与应用融合,开展了心血管病学、神经病学、肿瘤学等6个省市共建学科,实现省一级重点专科零突破,通过省里的优势资源助力学科研究。
新时代县级强院建设也打开了新局面。依托省“山海”提升工程,我市县级医院新增2个国家级卒中中心(云和、松阳),三大救治中心(卒中、胸痛、创伤)和三大医技共享中心(影像、病理、检验)设置率达100%;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1项。新增缙云县第二人民医院、龙泉市中医院2家二甲水平医院。有6个县共7个学科被省里纳入县医学龙头学科培养、6个县获12个省医药卫生计划支持科研项目。
“生病不用出远门,家门口就能享受杭州大医院的医疗资源。”去年5月,浙二医院与松阳县正式启动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签订为期五年的《医疗合作协议》,浙大二院在专家下沉、学科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显著激活松阳医疗卫生新效能。
此外,我市全力构建“15家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片区医疗中心+智慧流动医院+综合应急联动急救”山区医疗服务模式。县域医共体“一家人一盘棋一本账”模式更加成熟定型。去年完成了100家较大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30个基层片区医疗中心建设步伐加快,新增4家国家推荐标准卫生院,让山区村民不出远门就能方便就医。
破解山区群众就医难,我市依托46辆巡回诊疗车,建成“智慧流动医院”。巡回诊疗车进村服务,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门诊、检查、取药等“一站式”医疗服务。2021年,丽水全市累计开展巡回医疗服务10331个村次,出诊车次9693次,参与医务人员10931人次,共计服务60多万人次。山区群众“看病少跑路,小病不出村”的心愿逐渐变为现实。
综合应急联动急救方面,我市在全省率先并唯一一个制定以市、县(市、区)政府组织实施的《丽水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获省医学会资金支持400万元。医疗急救服务能力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启动和推进,基本建成“五分钟社会应急救护圈”。
面对数字化改革“蓝海”,丽水市卫生健康委以数字赋能,创新打造了“救在丽水”“智慧流动医院”“莲宿码”等特色应用场景。其中,迭代升级“五分钟社会应急救护圈”推出“救在丽水”,打造“身边救”“同步救”“精准救”“全域救”“全程救”应急一条链场景,有效提升了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
如今,群众看病少排队、付费更便捷、治疗更省心,种类齐全、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医疗网络遍布丽水城乡大地。
大抓“双招双引” 激起干事创业澎湃动能
人才科技是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根本所在。去年以来,市卫生健康委认真贯彻实施市委“双招双引”战略性先导工程,在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上加大力度,坚持“人才兴卫、科技兴医”理念,推进卫生健康人才科技工作,紧紧按照市委人才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着力在完善工作机制、加速人才集聚、实现人才科技融合上下功夫,打造集聚高端要素资源“磁力场”,为打造浙西南医疗高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科技支撑。
丽水市人民医院肿瘤放化疗科负责人冯继红博士已经举家定居丽水。“妻子是眼科护士,也入职了丽水市人民医院。之前我来考察,书记院长都陪着我,院里给了我发展的平台。如今,我是学科带头人,有一个年轻肯干的团队,正在做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在冯继红带领下,肿瘤放化疗科业务量不断增长,口碑越来越好,市外、省外都有不少患者慕名就诊。去年,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朱慧萍也从省医院辞职,成了松阳中医院的一名主治医生,她坦言,选择来到丽水,就是因为丽水的人才发展环境越来越好,“我相信在这里能够实现我的中医梦想”。
专业人才对学科的带动作用明显,当地团队发展后,受益的最终是当地老百姓。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共引各类人才1472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69名、博士研究生7名。
招商引资方面,市卫生健康委突出一个“快”字,靶向发力招项目,先后促成丽水国际医学中心、丽水口腔医院、丽水水东医院、丽水市二院原址改造等一批项目落地。
2021年,浙江树兰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有意向到丽水投资医疗健康产业。市卫生健康委迅速报请市政府同意后,立即牵头组成考察组赴杭州等地考察投资方情况。采用专班工作机制、超常规力度推进。总投资20亿元的丽水国际医学中心项目从启动到落地,仅用时6个月。
2021年底,总投资4亿元左右的丽水水东医院招商项目也画上完整招商句号。项目建成后,水东医院将成为集医疗、康复、养老等功能为一体的医养结合机构。
共富路上,战鼓催征。掀开2022年的新篇章,吹响攻坚奋进的号角,丽水卫健人将坚毅笃行“丽水之干”,以更强的担当、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狠抓重点改革发展任务,力争在高质量推进健康丽水建设中多出重大标志性成果,着力构建全民全程健康服务体系,托举起共富路上的全民健康梦,为全面建设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丽水贡献卫健新力量!(来源:丽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