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情传真  >> 查看详情

专家学者聚智聚力 献计温州打造品质之城

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日期:2022-01-26 10:27:16 
分享:


       “我为党代会献一计”大型全媒体活动持续进行,继组织方从第一批100条建议中评选出20个金点子奖以来,全民参与献计热度进一步高涨。在陆续收集到的留言中,关于品质之城建设,成为了此次献计热度最高的话题之一。

  品质之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高水平的城市品质、有活力的产业品质和有魅力的生活品质。在品质之城建设中,温州如何更好地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围绕大项目、增动能、惠民生,我市专家学者、各行各业人士共同开启了一次聚智聚力的“头脑风暴”。

  内外兼修 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一座城市有品质,给人的感受一定是环境宜人、出行便捷、生活富足、社会和谐。”市委重点领域专项巡察组原组长、一级调研员徐锦栋眼里的温州,越来越高品质。

  今天的温州,融入长三角、对接粤闽浙,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区域消费中心城市,都市区辐射集聚带动能力越来越强。

  “眼下温州亟需加快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畅通城市‘血脉’,从而更好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改善城市形象。”徐锦栋认为,大交通是温州畅通共同富裕的“幸福通道”,也是提升城市功能的关键一环。他建议,争取温福高铁、机场三期、亿吨大港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此外,在加快市域铁路S线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城市地铁建设,推进综合枢纽规划建设、区域交通和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实施“交通+”工程。

  城市品质,是城市内部各要素集成发展的综合反映。近年来,温州深化“精建精美”,完善基础设施、推进有机更新,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智慧城市、精品城市、韧性城市。

  修炼好“内功”的同时,如何在世界上讲好温州故事,浙江工贸学院副教授何伟对此有着深入思考。他呼吁,温州拉高标准,积极申报联合国城市金名片,打造“世界的温州”。

  经过梳理,何伟已汇总出适合温州申报的联合国城市金名片清单,共36项。“比如‘世界美食之都’‘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经过前期对接,温州基本符合申报条件,接下来可以通过申报来带动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品质能级的大提升。”在何伟看来,温州当选“东亚文化之都”为打造温州国际化金名片开了个好头,进而将目光瞄准联合国城市名片,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温州与一线城市形成良好互动,加入一线城市网络,共享城市品质建设理念。

  创新驱动 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新年开局,温州捷报频传。1月7日,科技部发布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名单,温州名列其中。1月24日,市发改委透露,省政府已批复同意设立温州湾新区,温州大发展迎来“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

  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成果迭出,120多万市场主体活力强劲,国家自创区、环大罗山科创走廊、瓯江实验室系统建设不断推动能级提升……在产业振兴之路上,我市重点突出科创资源、产业项目、城市经济集聚发展,力争打造更多引领性标志性成果。

  其中,传统支柱产业如何焕发新活力备受各方关注。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一级调研员岑利提出,重新梳理温州“510”产业体系,把传统行业的产业链条进行逐一描述、精细构建,通过补链强链延链,做大做强做优行业,发展新兴战略优势产业,形成温州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以永嘉教玩具产业为例,他认为这是一个兼具科技实力和时空潜力的行业,可以借助主题活动类文旅项目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乘势而上。

  在谋划新兴主导产业方面,岑利建议,总结借鉴温州兴办专业市场,实现小商品大市场、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温州模式”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引导设立专业化、精细化、现代化、数字化的新型产业园区,实现策划、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展示、直播等一体化的链条整合空间,提高生产效率、经营效益、管理效力、运营效能和资源整合效果。

  打造一批“聚人才、强创新”硬核成果,在市共同富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国胜看来,温州应加速从“质量立市”迭代到“品牌立市”。他建议,高规格召开“品牌立市”大会,大张旗鼓实施“品牌立市”战略。制定颁布《品牌立市实施办法》,成立各种群体品牌创建基金或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对温州有特色的战略性行业进行政策倾斜,做好温州产业集群品牌结构的优化,探索温州企业落实品牌成长途径。

  “品牌化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温州发展遇到的问题,累积强大的品牌资产,留下来的将是一笔最大的财富,温州城市就有了未来。”陈国胜说。

  品质生活 统筹推进惠民生促共富

  “温州老百姓的幸福,是一路敢拼敢闯创造的幸福,不仅物质富有,而且精神富足。”在2021年的幸福城市论坛上,温州鲜明亮出幸福温州的四把“密钥”。对此,温州人有着真切的获得感。

  我市以共同富裕示范区为总牵引,在缩小区域差距上,加快山区县跨域式高质量发展,围绕“人的一生、人的一天”,用情做好“六个一批”民生工作。在缩小城乡差距上,深化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培育乡村产业,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在缩小收入差距上,实施“扩中提低”九大促进计划,实施“六促提低”集成改革,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建议立即启动高品质生活城市建设行动,对标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多领域、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升级需求。” 陈国胜认为,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关键要大力支持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他建议,温州要争取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土地、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支持建设业态丰富、品牌汇集、环境舒适、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示范性生活性服务业消费集聚区。

  在生活性服务业中,餐饮业占据了重要板块。市社科联原主席潘忠强提出,打造“瓯菜”和“美食之都”品牌,把餐饮业提升为温州支柱产业。潘忠强建议,制定出台“加快餐饮业发展推进美食之都建设的实施意见”,成立瓯菜形象策划小组,负责瓯菜馆实体店形象设计,推行连锁经营方式,让瓯菜馆遍布国内城市,同时利用海外温州人让瓯菜馆走出国门,布局海外。

  幸福之城,让人民群众大饱口福的同时,陈国胜还提出,通过数字赋能,做好“文化+”文章。向全市推广“邻里游”品牌,促进我市现代文化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民生期待 在温州感受幸福中国

  建设品质生活之城,就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立足实际,是坚持问题导向,比如加快打通城区断头路,畅通城市微循环。着眼长远,拉长长板、补齐城市建设短板,让城市面子更美,里子更实。

  市民监督团成员郑秋子在打通断头路回头看中很是感慨:我们看到有些断头路打通后不仅“实用”还很美观,而有的即使通了路却还是不好走。她希望,相关部门在为民办实事中能够更多站在群众视角,把好事办实、办好。

  顺应人民期盼,是品质之城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在“我为党代会献一计”留言板里,市民网友纷纷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关于交通畅达,市民蒋先生说,希望能在城市轨道交通上大力投入,增加各区域的联系度,提高城区首位度,市民出行便利度。网友“Falo”呼吁:赶紧建设地铁,地铁是一个现代城市的标配。

  关于宜居,网友“我是一只鱼”表示,保障性租赁住房应当加强投入。市民“薛先生”则认为,老旧小区普遍存在飞线现象,需要加强管理。

  关于文化教育,市民余贤翔说,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畅通城乡名优教师交流通道,使农村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网友“Balust”说:扩充可以划船的河道,整改河道卫生,以亚运会打响龙舟旅游景点业务,组织多地龙舟基地,不定期组织龙舟活动吸引游客,打造特色温州文化。市民方先生建议,加强体育科技文化以及展览等方面的建设内容,增加温州地区人民的艺术鉴赏区域,丰富精神文化的需求。(来源:温州日报)

相关乡情传真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