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城中村改造中,鹿城区的干部们都修炼了哪些“城改秘笈”?记者来到鹿城区城中村改造办公室进一步了解情况。
经历三阶段终于实现质变提升
想要了解鹿城城改干部们的具体工作状况,要从该区的城中村改造历程说起。
“鹿城的城中村改造历程始于2003年,一直到2010年为止,为试点探索阶段。2011年~2014年是量变突破阶段,2015年开始正式进入质变提升阶段,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了现在。”鹿城区城中村改造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前两个阶段,由于存在着许多难以预计的主客观因素,最终未能取得改造效果或个别项目无法开工建设。
2015年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鹿城区按照市委、市政府“重点突出、集中发力,连片改造、快出形象”的要求,举鹿城全区之力强势推进城中村改造,多处久攻不进、久拆不下的“硬骨头”被坚决啃下,滨江街道杨府山涂村和黎二村等旧村更是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2016年10月,鹿城开始全面开展“大拆大整”专项行动,大力度推进危旧房、违法建筑、城中村改造。去年,鹿城的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通过“大拆大整”打开城市想象空间,实现到“大建大美”的嬗变:征迁历经二十余年的温州滨江商务区顺利拆平,搁置十年之久的温州市政府周边城中村全面“清零”;先后5次派驻工作组,搁置14年之久的龟湖水乡项目实现“清零”……
下派300多名攻坚专员助力征拆
鹿城区城中村改造工作之所以能持续有力的推进,离不开干部铁军的一线攻坚。记者了解到,该区通过市直下派、后备干部竞优比选和组织点将等形式,先后选派300多名干部作为攻坚专员,实现了干部历练培养和中心工作推进双丰收。
被选派成为攻坚专员,就意味着进入了“昼夜攻坚”的工作模式。鹿城区委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的攻坚工作实行“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定点、街镇领导亲征”的包干制,“每周工作例会、半月专题分析、每月督查通报”的督办制与区直部门联系街镇、服务“大拆大整”的责任制三管齐下。
“街道积极整合市区级下派攻坚力量、大网格力量、部门站(队)所力量,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专业优势,进一步形成攻坚合力。”下派到鹿城区南汇街道的一名攻坚干部告诉记者,他们实行分片包干一户一策,根据前网村的村情,将项目分为前陈和打网垟两大区块,每个区块设立4个攻坚小组,每组负责80余户,逐家入户走访,每日分析研判,全面摸清每一户的“情况”,制定每一户的“策略”,做通每一户的“思想”,完成每一户的“征迁”。最终,前网村合计627户的改造户数较签约截止日提早10天完成任务,顺利实现了100%签约。
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鹿城区广化街道攻坚专员段亚丁长期从事审计工作,他和攻坚组同事通过对安置新政的解读,结合自身专业优势,耗时半月修改12次,利用计算机语言编写出了可自动计算安置面积、安置金额和汇总功能的工作表,并将它运用到了双桥村黄龙自然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中,为顺利签约提供了便利;鹿城区滨江街道杨府山塗村老港区通过党员包案攻坚,成功化解了最后9户疑难户问题,使该地块顺利如期“清零”。
货币补偿率提升至50%以上
鹿城区城中村改造办公室该名负责人进一步介绍,城中村改造的顺利推进得益于一轮又一轮新政策举措的出台,鹿城整村100%签约日渐成为常态。
记者获悉,早在2012年,鹿城便率温州全市之先制定出台了《鹿城区城中村改造与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实施办法》,对鹿城区房屋征收行为加以统一规范,实行“四策合一”,打破了原有“同城不同策、同村不同案”的体制障碍,实现了全区房屋征迁政策的平衡。随后又陆续研究出台了“未经登记建筑认定、工业用房征收补偿、安置权益质押贷款、安置房统筹管理、中介机构管理”等一系列配套的规范性文件。
其中较为亮眼的是,鹿城去年3月创新出台的期房安置房货币化收购政策。三个月后的6月11日,鹿城区蒲鞋市街道山根自然村保障性安居工程实现百分百签约,成为该区实施安置新政后的首个全签村。
还需要一提的是,为有效疏解核心区内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加快完善公建配套,植入产业项目,鹿城区还抓住城中村改造契机,及时转变就地就近安置的做法,积极推行异地集中安置和货币化安置。按照谋划,鹿城在南汇、广化、双屿等区块建设新建社区,提升集中安置区的整体品质,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提高异地集中安置的奖励,2017年启动的丰收、水心等5个项目实行了异地集中安置。
去年12月,该区推出的安置性质住宅商品房购买工作试行意见(俗称“房票制”)再一次成为市民热议的焦点。据统计,截至目前,鹿城已推动27个村、47个地块的期房收购工作,累计完成货币补偿9928户,货币补偿率从原来的不到5%上升到50%以上,有效转变了以往就地实物安置的模式,为城市建设拉开框架打下扎实基础。
鹿城区城中村改造的步伐并未就此停下,下一步,鹿城仍将持续掀起“大拆大整”“大建大美”转型高潮,全力打好城市改造攻坚战,开启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的全新篇章。(温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