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障金融总量供给
01、加大信贷资源投入
指导金融机构积极对接山区加快发展、浙西南革命老区建设的系列扶持政策,积极向上级行争取信贷资金、审批权限等资源倾斜,进一步强化金融总量保障。“十四五”期间,力争全市金融业增加值总量达到175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超10000亿元。
02、加强政策资金支持
加大对落实货币政策效果良好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政策资金支持,有效发挥再贷款、再贴现工具的激励撬动作用和精准滴灌作用。累计发放再贷款、再贴现资金50亿元。
03、着力拓宽融资渠道
加大对科创、绿色、制造业和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的发债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发行碳中和债、乡村振兴票据、双创债务融资工具等各类创新债券。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等累计发债融资突破300亿。
二、提升金融支持质效
04、全力保障农业农村发展融资需求
精准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支持“丽水山耕、丽水山居、丽水山景、丽水山泉”等“山”字系品牌做大做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十四五”期间,县域贷款新增1200亿元。
05、支持重点人群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实施力度,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扩面增量,支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创业增收。力争五年内全市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超6500户,制造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和农户贷款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
06、推进主导产业重大项目融资对接
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升级打造“金融联盟”服务平台,梳理建立“双招双引”项目、人才科技企业等系列清单,推动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力争到2025 年末,实现科技贷款、绿色贷款、企业信用贷款余额翻一番,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60亿元、330亿元和320亿元。
三、推进金融改革创新
07、深化普惠金融改革试点
全力推进国家级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创建,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农村资源资产抵质押融资模式,努力打响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丽水样板”。
08、大力推进绿色金融创新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助力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着力打造“国家公园+绿色金融”品牌;积极推广“生态贷”“两山贷”“生态区块链贷”等绿色金融模式,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充分发挥绿色金融核心支撑作用。力争2025年底“两山贷”余额35亿元、“生态贷”余额310亿元。
09、深入开展数字金融创新
围绕金融科技赋能主题,建设“两小”金融服务平台,创新推广“贷款码”等金融便捷服务,强化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在信贷融资、征信服务等金融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
四、夯实金融基础设施
10、完善金融资源配置
深化“三张清单”金融服务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设服务网点,加大对特色支行的建设投入,有效疏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和信贷渗透率。
11、改善支付服务环境
巩固和规范银行卡助农服务,推动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的普及应用,畅通农村基础支付“最后一公里”,提升基础金融服务质效。
12、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构建具有丽水特色的金融信用、生态信用、社会信用“三位一体”的城乡一体化信用体系,探索创新信用优化基层治理模式,提升生态信用的社会经济价值。
13、深化金融消费权益保护
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推动“一区两站”等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聚焦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改善银行网点服务场景,推进传统服务和智能化服务相融合,保障在数字普惠金融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落下”。
五、完善激励考核机制
14、加强组织领导
要求各金融机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结合自身定位和业务特点,研究制定阶段性目标任务,增加金融供给、加大创新力度,全力保障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金融需求。
15、加强考核评价
探索建立金融支持共同富裕考核体系,并适时开展统计抽查和数据质量评估,“奖优罚劣”,督促金融机构落实落细各项举措。
16、加强推广交流
要求各金融机构及时总结创新经验做法,加强对典型经验的推广交流,打造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丽水样板”,金融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工作成效最大化。(来源:丽水发布 作者:人行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