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印发《温州市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旨在加快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创新资源集聚,促进科技产业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产业竞争力,培育壮大新动能。到2023年建成“科创中国”温州样板,助力温州打造长三角地区和“粤闽浙”沿海城市群科创高地。
行动计划围绕融入平台资源、推动组织建设、放大青科会效应、创新推进载体四个方面提出了重点任务。
融入平台资源
建设数字矩阵
全方面、立体式开展“科创中国”平台宣传与推广,组织开展多场次、多轮次的线上线下培训,参训人数达到3万人次以上,覆盖到各县(市、区)科协、乡镇科协、各级学会及科技型企业。发挥科技特派员、科技联络员、助企服务员和科创推广员主体作用,指导、帮助重点企业用好“科创中国”平台资源,发布企业需求,对接专家服务,达成技术交易、成果转化、项目合作等。
结合数字化改革,以“一键找组织(活动)”数字化改革应用项目(鹿城)为基础,纵向融通省、国家平台,实现国家、省、市、县数据库四级联动,横向融通温州市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温州市科技交易大市场等各类平台,链接百万级的企业主体,打造“科创中国”平台温州市分站。
推动组织建设
打通科技服务供需通道
按照“新建、整改、吸纳”原则,围绕“5+5+N”产业,探索学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多方融合的建会机制,推动成立一批科技经济融合类学会组织,到2023年新增市级学会10家以上。
依托国家级、省级学会资源,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遴选龙头企业、地方高校院所、行业协会等科创力量,到2023年建成15个国家、省级学会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服务站、驿站),开展技术交流、成果转化、咨询服务、人才推介等一体化服务。
针对企业需求,加快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博士创新站等“三站”建设,其中院士、专家工作站主要服务科技型龙头骨干企业的发展战略及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博士创新站主要服务中小型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产品迭代升级、技术人才培育、科技项目申报等微技术创新和科技管理等功能。到2023年,建成5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00个博士创新站。
放大青科会效应
拓宽引进人才项目渠道
接续办好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积极争取中国科协、国家级学会和国际组织重大活动在温州举办20场以上,打造“永不落幕”的峰会品牌,争取系列品牌活动纳入联合国项目。
积极发挥世界青年科学家联合会作用,开展峰会国际行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国内外科技专家的互动交流活动。根据需要设立海外人才联络站点、海智工作站、国际青年人才工作站,吸引一批海内外人才项目落地温州。到2023年,引进培育海内外各领域人才300名以上,高水平创新团队30个以上。
加快“一园一城一中心”建设,完善“学术交流-科技孵化-产业发展”的创新链条,提升“供需双方对接、科技金融支持、园区载体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一站式服务水平,量身定制峰会成果专项扶持政策,推动“一园一城一中心”成为全球青年科技人才创业创新基地。
创新推进载体
统筹促进科创全域融合
支持有创建积极性、区域代表性、需求紧迫和配套措施成熟的县(市、区)、功能区申报创建“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县级示范试点;指导条件成熟的园区、平台,建立国家级学会服务中心,为全国学会在温提供场所、设施等保障。
鼓励各县(市、区)、功能区园区、高能级创新平台,根据“科创中国”建设要求,集中优势力量,结合自身优势特色,突出1至2个特色亮点工作,积极培育先进典型,打造“一地一品”科创品牌,通过创特色、树品牌,逐步形成一批有亮点、有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科创中国”品牌活动。
围绕温州产业发展需求,整合国内外、国家省市专家人才资源,常态化举办人才、项目、技术对接会;对接引进国家级学会资源,举办高端学术交流、前沿科技推介、项目成果路演等活动;促进企业家“所需”和科学家“所能”有效对接。(来源:温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