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情传真  >> 查看详情

福州:激荡文明新风 迎接世遗大会

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日期:2021-07-15 09:53:09 
分享:

image.png

近日,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艺人陈燕彬在福州于山风景区表演福州评话《八珍楼》。为迎接第四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连日来福州市举办多场“迎世遗 赏非遗”线下惠民文艺演出活动,彰显了福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姜克红 摄
 

东南网7月15日讯 炎炎夏日,到街头的爱心茶摊饮一杯免费凉茶,一份清凉沁人心脾;朋友圈转发一次线上公益募水行动链接,就能为高温下的劳动者送去一瓶矿泉水;暑假开启,“红马甲”穿梭在坊巷间,为市民游客细细讲解一座座“福州古厝”的悠久历史……7月,福州即将举办世界遗产大会,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拥抱八方来宾。

这不是一时的“文明运动”,而是深深植根于榕城大地的文明基因。“爱心茶摊送清凉”活动已连续举办了8年,公益募水行动2年来募集了超过100万瓶的爱心水;无私奉献的注册志愿者,总人数超过140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累计7万场次,惠及群众700多万人次;为文明城市建设专门立了法,《福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成为全城市民主动遵循的行为准则……

7月,世界将目光投向福州,福州以文明打动世界!

流动的“红马甲”

讲好闽都文化故事

7月12日,一场声势浩大的出征仪式在福州市图书馆举办,11支文化讲解志愿服务队、200多名文化讲解志愿者以蓬勃的姿态迎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到来。他们将在城区62个文化旅游点位,为市民群众和八方游客讲述福州故事、弘扬闽都文化、传递文明新风。

像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早已在榕城大地遍地开花。

冶山是闽都文化发祥地。2020年6月13日,一支由文史艺术爱好者、高校老师、退休干部、企业家等组成的冶山斈社志愿者服务队在鼓楼中山社区成立。

已过古稀之年的退休老党员陈元春是服务队的队长。他告诉记者,中山路修缮开街后,来冶山历史风貌区观光的游客越来越多,遗憾的是,当游客想进一步了解冶山的历史建筑、景点典故和人文历史时,却缺乏相关的讲解。

“我们作为闽都文化讲解志愿者就是要弥补这个缺憾,为在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做一点实事,把‘冶在福州’的故事说给更多人听。”陈元春说。一年多来,志愿者服务队已开展冶山历史风貌区现场宣讲70多场,受众达3000多人次。

在台江区,有一支“红领巾志愿讲解队”,这支队伍由100多名小学生组成,分散在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台江区家风家训乡贤文化馆等景区景点。7月9日,在此基础上,福州首支闽都文化外语讲解志愿服务队成立。服务队吸纳了掌握外语的热心人士,包括在榕外籍人士等,他们将运用多国语言,让国外嘉宾领略积淀千年的闽都文化魅力。

福州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闽都文化底蕴深厚。守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打响闽都文化国际品牌,是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心愿。从白发老人到少年儿童,从地地道道的“老福州”到刚刚定居的新福州人,大家纷纷加入闽都文化“代言人”队伍,倾情讲述福州文化遗产故事。目前,福州已拥有8.2万余名文化志愿者,超150支专业文化志愿服务队,他们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助力闽都文化发扬光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一个茶摊一瓶爱心水

激发全城善举

老福州茶摊是旧时福州人“休闲三宝”,也是福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如今,脱胎于“老茶摊”的爱心茶摊,已成为福州当下最美丽的文明符号之一,传承茶摊文化的同时,也为炎夏里的来往市民奉上一杯杯清凉。

经常在福州火车南站乘车的旅客,会发现在一楼大厅有个“小榕树”爱心茶摊,已经连续开了一年时间,累计向旅客送出3万余杯爱心茶水。“我们每天早上7点半便准备好茶水,到晚上10点半才收摊。旅客们来去匆匆,喝上一杯福建家乡茶,肯定很舒心。”“小榕树”平安驿站站长许超说。

目前,这样的爱心茶摊在福州街头已有450多个,覆盖全市12个县(市)区。不少“爱心茶摊”除了供应茶水外,还放置了药箱,配备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品,供一线劳动者和过往市民取用。文明之力,每天为无数人送来幸福的清凉。

一杯杯茶水,折射出覆盖福州全城的浓厚文明氛围。特别是去年10月1日《福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施行以来,志愿服务、移风易俗、书香榕城、拗九节等文明活动受到立法鼓励,城市里的文明行为、公益善举不断增加,文明气息处处涌动。

7月7日,小暑,“福州微文明”微信公众号推出“致敬高温下的城市劳动者”线上公益募水行动。参与方式很简单——市民转发一次链接,爱心企业就捐一瓶矿泉水,之后送给环卫工人、交警、外卖小哥等高温下的劳动者。活动推出当天,转发量便超30万。爱心同屏共振,善意全城涌动。

7月13日,爱心人士组成“送清凉”小分队,走进文化街区、环卫公寓、工地等,将2万瓶“爱心水”送到一线劳动者手中。在仓山区环卫公寓,区环卫中心支部书记林文峰告诉记者:“仓山区有4000多名环卫工人,从凌晨4点就开始作业,每天工作8个小时,夏日里需要补充大量水分。去年活动就送了大量爱心水,今年又送来这么多水,真是及时雨。”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提升幸福感获得感

“手拍锣响不停,庆祝建党一百年;举国上下讴歌党,永远跟党向前行……”在福州市台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茶亭书场,福州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张彬官一首充满“虾油味”的非遗评话版《永远跟党走》声色并茂,引起共鸣。

一片铙钹、一块压静、一把折扇、一根竹筷,66岁的张彬官这“福州评话”一唱就是四十几年。张彬官说,他们团队16人,周一至周六每天轮番去茶亭书场或南公书场唱评话,表演主题多是党史故事、百姓生活、民间传说等,结合当地风俗,观众也十分喜欢。

这是福州市、区两级开展的惠民系列文明实践活动之一。高质量的文明实践项目,缘自福州市全方位、高标准建设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截至今年5月,福州各县(市)区已基本建成街镇文明实践所171个、初步建成村居文明实践站2000多个,乡镇(街道)文明实践所、村(社区)文明实践站已基本实现全覆盖;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1万多支,拥有140多万名注册志愿者,实现了处处有平台、时时有服务、身边就有志愿者。

如今,福州各地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为依托,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推动扶贫帮困、卫生环保、法律服务等方面的志愿服务走深走实,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近日,家住茶亭街道洋头口社区的孤寡老人邵敏,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送来了一封感谢信。原来,75岁的邵敏老人眼睛模糊已有一段时间,还被绊倒了好几次,但因担心花钱太多,一直不敢到医院检查。社区网格员和党员志愿者入户走访时,得知老人的难处,很快帮助老人联系了医院检查和治疗,让老人重见光明。

越来越多的关爱,从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奔涌而出,送到千家万户。截至目前,福州市已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累计7万场次,惠及群众700多万人次。

相关乡情传真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