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情传真  >> 查看详情

民生无小事——见杭州“抬头见泊位”的速度与温度

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日期:2020-10-24 13:11:58 
分享:



武林商圈附近的电子引导大屏。 汪旭莹 摄

  中新网杭州10月23日电(张煜欢 张楷欣) 早上七八时,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下称杭州市一医院)开启了一天的就诊“早高峰”。院内往来繁忙,但昔日医院门口拥堵的车辆“长龙”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畅通无阻的道路。院门口的电子显示屏上清晰展示着该院及周边停车场的车位余量,来院就诊的车主抬头一看,便知停向何处。

  堵车、停车难、看病排队……都是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记者从杭州市委改革办了解到,今年杭州聚焦公共交通服务、医疗机构服务、武林商圈服务等九大公共领域服务大提升,以互通促协同,全力打造更智慧更丰富的惠民直达场景。

  前文所述场景——“抬头见泊位”正是杭州城市大脑破题“停车难”的创新实践,也是杭州全面深化改革的亮点工作。

  21日至23日,中央网信办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的“2020·指尖城市”网络主题活动(浙江站)走进杭州,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十余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通过实地走访,感知“抬头见泊位”背后的速度与温度,体验城市大脑为这座城市带来的民生改变。


武林商圈附近的电子引导大屏。 汪旭莹 摄

  医院门口车队“长龙”消失

  在杭州市中心有条“浣纱路”,这是过去车主们“能避就避”的一条路。这条路上有浙江省妇保、浙江省中医院、杭州市一医院等三家医院。杭州市一医院作为距离西湖最近的一家三甲医院,毗邻西湖景区与商圈。从前在该院门口,排队入院就诊的车辆可以一直拐弯排到其他路口,有车主为了找车位绕着医院转了一圈又一圈。

  “如何让服务更有质量,百姓诊前体验更好,我们动足了脑筋。”杭州市一医院副院长胡炜介绍,原本该院只有127个停车位,其通过向周围商场租用60个停车位,将院内部分医生的停车位移到了院外,让医院车位对外开放率达到100%。


武林商圈附近的电子引导大屏。 汪旭莹 摄

  但相较于医院庞大的就诊量而言,127个停车位依然杯水车薪。2019年,杭州市一医院成为利用杭州城市大脑以及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的试点单位,通过与杭州城市大脑共享资源数据,实时获取医院周边停车场的空余车位,进而完善来院车辆的分流和引导工作。

  如今车主只要驶过浣纱路,就会看见医院门口立着一块停车引导屏,其同步向就医者送达医院剩余泊位,及附近商圈余位信息,提示车主“哪里有停车位”“最近停哪里”,车主只需抬头瞄一眼大屏信息,即可在2-3分钟内寻找到合适车位。胡炜表示,自有了引导大屏之后,许多车主已习惯于高峰期直接停到附近商场去,医院门口不再排长队了,医院的停车难问题逐步缓解。

  据统计,经过一年运行,目前杭州市一医院日平均引流车辆161辆,最高引流396辆,实现“车位资源盘活、等候车队消失、道路功能恢复”等目标。


公共服务引导小程序显示车位余量信息。 张煜欢 摄

  商圈附近车辆掉头率大幅降低

  “停车引导,让泊位抬头可见”——这一场景不仅为医院缓解了“停车难”问题,在热闹的商圈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杭州武林商圈周边的17块电子引导大屏上,8个公共停车场库的2685个停车位信息实时显示。通过数字驾驶舱与场库系统的并联,各场库车位情况一目了然。

  在武林商圈所在地下城区天水街道,除设立上述电子引导屏外,该街道还上线商圈公共服务引导小程序,并在广场增设158处路面指示引导牌,真正让车主抬头就能了解泊位余量。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杜磊介绍,目前武林商圈已实现场库泊位平均利用率提升45%、延误指数下降6.6%、掉头率下降62%等显著成效。

  今年以来,武林商圈依托城市大脑平台,次第推进“抬头见泊位”“停车引导”“先离后付”“通停通付”等应用场景落地覆盖,打造国际化智慧商圈。

  “平时‘小通停’,当商圈举办重大活动及商场店庆时,由主办方邀请各停车场启动‘大通停’,高效运用商圈停车资源。”杜磊说。

  目前下城区已实现23个场库8067个泊位数据实时在线,加装46块停车引导牌,培育出区域化交通治理跨五个街道、跨两大商圈、跨大城区大协同的交通停车治理模式,以“直达”形式解决老百姓停车难问题。


杭州市一医院附近的电子引导屏。 张煜欢 摄

  数字治城显民生温度

  杭州市一医院门口车队“长龙”不再,武林商圈周围道路车辆掉头率大幅下降等背后,是杭州“抬头见泊位”模式带来的速度,亦是数字治城所彰显的民生温度。

  今年,杭州聚焦公共交通服务提升,破题停车难,多地探索显现成效。

  杭州龙井村景区利用“便捷泊车”和“数字公交”综合赋能,有效破解了龙井村景区长期的拥堵难题,龙井路周边7个停车场、827个泊车位实时在线,形成“一个停车场”;上城区打造“会思考的街区”,穿透多部门多主体数据,通过建模、炼模、优模,对101万个车牌号,305万条交通信息、163万条挂号就诊及周边停车泊位数据进行研判,为百姓提供最优出行方案。

  很多时候不是因为看见了才相信,而是因为相信了才看见。一座城市要让人感受到温度,需从小事入手,让市民们真真正正感受到这个城市变得更好。

  杭州城市大脑还在一步步地探索,对许多习以为常的细节,做出一些改变。(完)

相关乡情传真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