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等待高考录取结果的丁永健在江苏泰兴水泥厂扛了数月水泥。40年后,他以全票当选德国马格德堡应用科学大学副校长,成为目前德国高校中唯一一位在任的华人校长。
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谈及自己的人生经历,丁永健感慨良多。在他看来,从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派留学生到西方学习先进科技也成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而作为中国首批公派留德本科生之一,丁永健称自己“有幸赶上了潮流”。
留德学子折射40年巨变
1980年初到德国,一脚跨出国门的丁永健感到不小的“文化休克”,“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对西方知道得很少”。但很快,他和其他中国同学凭借刻苦学习,用成绩折服了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师生。
丁永健还记得,当时给他们上高等数学的教授有个习惯,邀请在他的课上考到最高分“1分”的同学吃蛋糕,“600个学生里,最后接到邀请的一共五个学生,其中就有我们两个中国学生。教授很吃惊,问‘你们怎么回事,怎么这么厉害’,还问学电气与信息工程的我‘要不要改学数学’。”
一路走来,丁永健拿下了德国博士学位,先后供职于德国联邦反应堆安全研究所、西门子核电部和意昂电力公司,还参与了中国田湾核电站一号机组的安全仪控系统项目谈判和设计。2002年重返学术界后,他于2018年当选马格德堡应用科技大学副校长。
联邦德国在1972年同中国建交,改革开放前的1975年,中国在德留学生人数仅为30人左右。如今,有超过六万名中国学生在德深造。
“我们当初是非常拮据的,每天的生活费、交通费总共只有几个马克。那个时候国内的父母一个月工资才几十元人民币,我们当时留学省下来的钱,回国探亲时还要给家里添置冰箱彩电这些‘八大件’。”改革开放40载,最令丁永健感慨的便是人们生活所经历的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的留德学子基本条件比我们当时好太多了。”
“改革开放让中德两国双赢”
丁永健回忆,德国一直乐于同世界各国发展经贸往来,中德建交后,德方很快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潜力,“因此当时对我们中国留学生也是相当欢迎和友好,德国校长联席会议争着要我们首批99个学生,所以大家后来都去了一些名校”。后来教育部又在1981、1982年向德国派出了共约200名本科生。在留德华人界,他们被昵称为“黄埔三期”。
已故著名华人物理学家张首晟也是与丁永健同时赴德的首批留德本科生之一。“首晟的不幸去世,是世界物理界、美中科学界的一大损失,在三期留德本科生同学中引起了极大悲痛。”丁永健说。
同一时期在德留学进修的,还包括获得改革开放后首个德国工程科学博士学位的路甬祥,以及数年后赴德的万钢,他们都在各自领域做出了杰出成就。“留德群体中出现了很多优秀人才,从教授到院士,从合资企业老总到大学校长,还有科技部长,大都在各自行业成为领军人物,极大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部分留在德国工作的人,也成为了大学教授或者集团董事。”丁永健说。
“德国在中国改革开放、奋起直追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如大众汽车现在一年在中国销售超过400万辆汽车,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丁永健认为,两国未来应当保持这个趋势,一方面中国要不断坚持改革开放、取长补短,在减小贫富差距和建设法治社会等方面继续努力,另一方面中德两国也应不断寻求合作共赢的新领域和空间,“这样两国就能够彼此互利,持续加强合作”。
“促进中德交流是个人的使命”
“我觉得既然被公派到德国来留学,这就是个人的一种使命,要持续扮演中德之间合作交流的桥梁。”丁永健这样概括自己做的事情。作为德国大学里唯一在任的华人校长、德国华人教授协会理事会成员,他目前承担着中德两国一项围绕“工业4.0”的“2+2”合作项目。近年来,他还联合当年部分留德学友共同在中国边远地区开展教育资助项目。
“这个圣诞节我又要回国去拜访几所学校,探讨合作交流。”展望未来,丁永健还有一项心愿,将德国成熟的“双元制”教育和应用科技大学体系更好地介绍给中国国内,“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需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向成熟的工业化国家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