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媒成都论道 共商融合发展之路

时间:2023-10-26 11:07:40来源: 意大利侨网


【点击文字进入中新网视频页面】

【解说】10月24日,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三场平行分论坛如约而至,来自五大洲5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家华文媒体代表在成都共同论道。

【解说】在主题为“华文媒体融合发展之道”的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华语传播的发展之势”“新兴媒体的创新之要”“华媒转型的探索之路”三个专题开展研讨。在首个专题研讨环节中,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曼丽从多维建构华文传媒话语体系给出建议。

【同期】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程曼丽

未来的信息传播是智能技术驱动下的传播,这是个趋势,是数字化形态的传播,我们要深入研究数字时代全球传播的规律和特征,熟悉并掌握数字形态的话语表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更新传播手段,丰富传播内容,为新时期华文媒体话语体系再建构做好研究布局、战略规划和应对准备。

【解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建武从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思考与探索的角度出发,认为未来海内外华文媒体间的合作应超越内容层面,向共享型技术和运营平台方向转变探索。

【同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宋建武

我们通过“一云多端”的模式,向加入到我们这个平台的华文媒体的这些同行们,提供比如说最基础的,比如说像精准分发的技术支撑。包括海外华人要想在国内获得一些便利,所需要的这样的一种资源的提供。

【解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黄楚新认为,海外华文媒体要坚持国际视野,尊重国际传播规律。

【同期】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 黄楚新

海外的华文传播,当然我们有自己的国际视野,那么我们如何尊重国际传播规律,根据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受众的特点进行精准地传播,有的放矢,从而实现中国声音的差异化、区域化的表达。

【解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曾祥敏指出,海外华文媒体可通过践行技术赋能、视听塑型、移动优先等策略,激活用户思维动能,发挥融合创新势能,提升视听传播效能。

【同期】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 曾祥敏

在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过程中,借助这种视听传播的诸多手段,一些抽象的、概念性的、逻辑性的表达得以转化为生动具体的视觉形象。

【解说】快手副总裁刘震建议华文媒体了解短视频特点,直播风土人情、品尝美食、体验民俗等活动。

【同期】快手副总裁 刘震

短视频和直播不仅引发了全民网络视听媒介的使用变革,也催生了创新性的叙事方式、传播场景和视听业态。

【解说】四川观察副总经理黄敏则分享了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实践经验,她将主流媒体商业运营的盈利模式概括为全链路流程。

【同期】四川观察副总经理 黄敏

所谓全链路主要包括的是6个环节:策略化的策划、全网化的制作、项目化的执行、渠道化的发布、数据化的运营和目标化的结项。

【解说】在“华媒转型的探索之路”专题研讨环节,与会的华文媒体代表纷纷谈到了新媒体时代下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同期】西班牙欧亚传媒集团公司总裁、《欧洲侨声报》总编辑 戴华东

海外华文媒体主要以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为主),虽然其中有一些媒体有自己的网站,但是还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并没有根本地从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内容生产转播的这个改变。

【同期】缅甸《金凤凰》中文报社社长 张翀

作为海外的华文媒体,眼光可能不能够只局限于华社、华文、华人这样的小圈子,应当更多地走出去,与当地主流社会加强沟通,开展当地主流语言的新闻消息的发布、宣传。

【同期】加国传媒集团联合创始人 朱远晨

越来越多的社交软件涌入全球的竞争之中,而本来我们海外华文媒体的受众圈子相对小一些,所以它们对我们的冲击也非常之大。那么面对这个挑战,我们海外华媒要进行的就是一些融合与创新。

【解说】在专题研讨结束后,现场举行了全球内容生态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和中国新闻网华文新媒体重大报道合作机制成立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