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二代”们迷惘于自己的族裔身份,对中西文化的纠葛有着更为真切深刻的感知。他们似乎已被贴上了“香蕉人”“夹缝人”的标签……
迷惘于双重身份
“华二代”拥有中国人的面孔,在“洋人堆”里有些格格不入;“华二代”习惯西方人的思维,回华人圈又障碍重重。在中西文化圈中,经常能看到“华二代”进退两难的身影。
曾有美国的“华二代”撰文发声,说自己永远打不破与中国的“文化隔阂”,“终身摆脱不了二等公民身份”,认为自己面前存在着“消除不掉的种种事业障碍”。有媒体报道,年轻的“华二代”在申请工作时经常遇到被当地社会排斥和歧视的现象。
有分析认为,“华二代”成长过程中面临着社会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的难题,很难在本地搭建自己的人脉圈子和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来自社会的压力如同压在“华二代”胸口的巨石,沉重而又迫切地需要拿开。
“中国人把我看成是外国人,意大利当地人却把我看成是中国人。”就读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蒋顺出生成长于意大利,一直为“自己究竟是谁”而迷惘。
“‘华一代’具有更多中国色彩,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华二代’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更接近当地同龄人。”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教授李斧博士认为,“华二代”在学习工作中更多地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
双重身份给“华二代”们在居住国带来了特殊的生活体验。“虽然大部分意大利人对华人态度比较友好,但华人仍不免目睹或经历一些被歧视的言行。”蒋顺感叹道。“在申请大学时,华裔学生也或多或少遭受着一些不公正待遇。”谈起自己的求学经历,就读于纽约大学的刘思黎不免有些唏嘘。
徘徊于中西之间
“长期的海外生活稀释了‘华二代’身上的中国文化特性,使得越来越多的华裔青年因为‘身份认同’而困惑。”澳大利亚嘉源创新孵化器首席执行官钟嘉源博士对“华二代”的生活现状颇有感触。
“由于缺乏在中国生活的直接经验,我们对中国的认知是比较抽象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学生顾大为提到,成长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文化隔阂使得他们在同父母相处过程中,常会产生分歧甚至冲突。
“华一代”生在中国、长在中国,身上保留着很多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比如处理家庭和社会问题的行为准则、饮食习惯、节庆意识、消费倾向和文化娱乐取向等方方面面。这和“华二代”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人际交往中也是如此,顾大为略显无奈地回忆说,“我完全不了解我的中国朋友谈论的中国影视剧。这种感觉很奇怪,会显得格格不入。”
生于中国湛江,在美国长大,现就读于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吴俊佚也提到,“我在家吃四川菜,庆祝中国新年,并与其他中国朋友互动。这样,我感觉与中国有亲近感,对中国文化怀有向往,觉得中国习俗很有吸引力。”然而,这种“间接的乡愁”会随着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美国中西部读高中时,我就感觉我与中国文化没有太大联系,因为没有多少中国人生活在那里。”
所受教育的差异也是造成这种“尴尬”的原因之一。
澳大利亚悉尼华星艺术团团长、澳华文联主席余俊武分析称,大多数“华二代”在学校和社会接受的是西方文化教育,但在家庭中会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难免会有撕裂感。
搭桥于夹缝之上
的确,“华二代”面临两种文化冲击。但近年来他们在海外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很多正是得益于传统的中国式家庭教育与别具一格的海外视角。“夹缝人”正以更强大的适应能力与多元的文化修养为中西方搭建沟通的“桥梁”。
蒋顺表示,华裔身份对自己而言就是一种优势,“我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不同文化和语言,发现别人看不到的中西文化的一些区别和共同点,从独特的视角审视两种文化。”
如今,国内外的机构和团体越来越关心华裔新生代的成长,这也为培养中西方文化传播的友好使者创造了条件。
近日,意大利雷焦艾米利亚市政府举行“华人移民融入”主题座谈会,当地政府越来越重视华人在文化教育、医疗保障、经济发展等多方面遇到的问题。
英国广东华侨华人联合总会副会长周伊迪强调,“帮助‘华二代’‘华三代’在主流社会站稳脚跟,一直是华人社团工作的重点之一。”
钟嘉源指出,提高教育质量将有利于加深华裔后代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程度,强化“华二代”们的“桥梁”属性。“如果从小让他们系统地学习中国文化,他们就能较好地理解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如果从小便大胆地主动融入当地人的圈子,那么他们对西方文化必然也不会陌生。”他认为,只有这样,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华裔后代而言才不会是冲突,而是一种交融与互补。
李斧博士补充道,“相比‘华一代’,‘华二代’流利的双语沟通能力以及出色的专业能力会使他们自信心大大提高,因而在当地更具竞争优势。目前,‘华二代’的参政比例已经有所提高,这正得益于重视教育的家庭传统以及生长于海外的背景优势。”
有荷兰华文媒体日前刊文称,华裔新世代往往具备更高的知识层次和更强的适应能力,从而有机会跳出华人社区传统行业,广泛活跃于金融、科技、医药、法律、房地产等专业领域。
只要“华二代”能兼收并蓄中西方文化的精华,弃其糟粕,他们就将不再是双重文化的“夹缝人”,而是既知中华文化,又懂西方文化,掌握多元文化精髓的“架桥人”。(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