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4日电 (记者 吴侃) 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回望百年航程,海外侨胞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在历史进程中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新中国。近日中新社记者采访侨界专家,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与侨相关的难忘故事进行梳理。
辛亥革命后身处海外的部分华侨、留学生继续寻求救国真理,探索强国之路,开始把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西方各种理论介绍到中国。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张春旺说,“他们中的先进分子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一道,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农运动相结合,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张春旺举例称,这其中有共促时代觉醒、相约建党的陈独秀、李大钊,有“万里投荒”、牵线建党的杨明斋,有组织旅俄华工、三见列宁的刘泽荣,有深品真理味道、苦心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有远赴欧洲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周恩来、邓小平。
云南师范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夏玉清指出,从西安事变到抗日战争,在中华民族危亡的关头,海外侨胞逐渐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国的希望。
夏玉清说,1937年底《南洋商报》《总汇新报》《槟州日报》等华文报纸组织“南洋华侨战地记者通讯团”辗转前往延安等地进行战地采访,其报道让海外侨胞了解了延安的真实情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抗战中的生力军”;1940年陈嘉庚组织“南洋慰劳团”回国慰问,他在延安目睹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和人民,其政治立场发生了根本转变,发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感慨。
夏玉清表示,在中华民族发展的重大转折关头,中国共产党拯救民族危亡、谋求国家独立的行动逐步得到了海外侨胞的认可和赞同,建立一个独立富强强大的中国,海外华侨与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是一致的。
抗日战争时期,海外华侨踊跃捐款慷慨助饷,数以万计的侨胞回国抗战,还有的华侨前往延安求学、抗战,并把所见所闻传播到海外。夏玉清说,广大华侨毁家纾难、报效祖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条道路、两种命运的抉择,国民党政府置和平建国的民心而不顾,使人民重新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海外侨胞痛心疾首。
张春旺说,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海外侨胞反响非常热烈,陈嘉庚主持召开新加坡侨团大会响应中共“五一口号”,司徒美堂以美洲洪门致公堂耆老身份发表“国是主张”,众多海外侨团纷纷响应,形成了侨胞心向共产党的强大声势。
新中国成立后,海外侨胞纷纷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张春旺介绍,以钱学森、华罗庚等为代表的归国学子成为新中国各学科领域的带头人,汤仙虎、侯加昌、林慧卿等归侨体育人才对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贡献良多,还有众多的侨生回国求学,为祖国服务。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家国情、桑梓情得以充分展现。”张春旺说,改革开放之初华商率先回国投资,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回国后成为各领域的技术骨干和各学科的领军人物,海外侨胞还以开放包容的胸怀积极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以历史观照现实。两位专家认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海外侨胞一定能够发挥新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