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1月13日电 题:菲律宾华裔信用卡被盗刷,1小时损失百万比索……这些“坑”可得注意了
近日,菲律宾华裔张侨伟在社交媒体上透露,自己的银行卡被盗刷,短短一小时,损失百万比索。
张侨伟说:“黑客设法更改我的注册电话号码,得到了一次性密码,还在订餐平台订购了价值100万比索的食物。”
在这条推文附带的照片中,可以看到从事发当天下午4:47-5:49的短短一小时内,连续进行了4笔交易,最高一次交易金额竟高达35万比索。
在评论区,有网友留言,表示自己也曾遭遇类似盗刷情况,损失近2.5万比索。
不法分子的犯罪手段不断翻新,除了银行卡,他们盯上的还有你的手机、汽车、包裹甚至是身份信息……
手机莫名出故障千万要当心
新西兰奥克兰的华人刘先生日前不幸“中招”,他的银行卡被莫名盗刷了三万多新西兰元。
当时,刘先生去市中心办事,把车停在了停车场,并用银行卡支付了停车费。之后,刘先生的手机就莫名出现了故障,无法使用。
起初,刘先生没有太在意,以为是手机本身的问题,打算办完事后再去修修手机。后来,刘先生越想越不对劲,于是查了一下银行流水,发现自己的银行卡竟然已消费三万多新西兰元,还恰好是在手机出现问题的这段时间。
刘先生表示,这也许就是“手机突然不能使用”的原因,这已是他第三次遭遇银行卡被盗刷的情况了,他的一些华人朋友也有过类似经历,让人防不胜防。
小侨提醒华人朋友,日常生活中需多多关注资金安全,出现问题要第一时间联系银行和警方;犯罪分子盗用了手机上的信息,还可能联系通讯录中的联系人,因此大家不要轻信他人发来的信息,最好跟当事人多加核实。
卖车遇骗子 交易车辆需谨慎
最近,悉尼的华裔药剂师柴先生遇上了倒霉事。他打算卖掉自己名下一辆价值近12万澳元的汽车,却不料遇上了骗子买家,还因此受了伤。
柴先生先是在网站上将车子挂牌出售,没想到几小时后就收到了出价。买家痛快地与他约定好线下的交易地点。
随后,柴先生在朋友的陪同下,驾车前往约定地点进行交易。买卖双方见面后,“买家”假装要试驾,先是坐进驾驶座,接着倒车,随后猛地打开车门,撞倒了站在车旁的柴先生,柴先生还被车拖行了一小段距离,最后被甩在车后约20米处。
虽然骗子最终被警方抓获,但柴先生却遭了大罪,不仅买卖没做成,还因此头骨骨折,不得不在医院接受治疗。
悉尼当地警方也表示,近期汽车销售诈骗案件有所增加,买家和卖家都有可能成为骗子的目标。
警方提醒,在购买或销售汽车时,务必谨慎选择交易的时间和地点,尽量在当地交易,并且尽量不要使用电汇或银行间转账的方式。
购车前,尽可能多地检查车辆的相关情况,以确保报价是否合法,特别是亲自查看车况、注册文件和车辆保养服务记录等;永远不要购买你在现实中没有见过、也没有专业人士检查过的车。
快递包裹频被偷 民众需提高警惕
疫情期间,人们居家的时间增多,上网购物也逐渐成了习惯。尤其是节日临近,快递包裹更是多得不可胜数。于是,不法分子从中发现了“新商机”。
在纽约布鲁克林,近日就有多名华人报警称“包裹失踪”。
一名居住在班森贺的23岁华裔女孩称,2020年11-12月间,她有两个包裹先后失踪。快递公司告诉她“包裹放在家门口”,不过一会儿时间,当她出去取时就已不见包裹踪影。女孩称,这两个包裹装有网上订购的球鞋、背包和化妆品等,总价值超过1000美金。
还有一名66岁的华人女性表示,自己有一个包裹显示已经寄送,自己却迟迟没能收到。当她查看门口的监控视频时才发现,竟是有人偷走了放在地上的包裹。
当地警方表示,此类犯罪模式近期时有发生,已引起当局高度关注。警方称,不排除窃贼经常驾驶车辆在小区里徘徊,专门偷取放在室外的包裹,甚至尾随快递公司的车辆犯案。
警方提醒,人们可采取相关措施防止快递被窃,如告诉快递公司在无人响应家中门铃时,留下纸条,通知收件人去邮局收取包裹。在小区内,如若发现可疑人物,可第一时间报警,以便让警方及时采取执法行动。
身份信息被盗用 加强防范是关键
近期,纽约布鲁克林频发身份盗窃案,多名华人中招。受害者称,个人信息遭不法分子盗用,被用来申请多张信用卡及开设手机账号。
一名华人男子报警称,有人盗用了他的个人信息,还分别申请了三张信用卡和一个新的手机号。幸好男子及时发现,立即联系信用卡和手机公司,表示自己从未申请新账户,也没有接收到信用卡公司寄出的卡,得以避免相关损失。
还有一名37岁的华人女子报案,称近期收到信用报告机构的通知,指出“她申请的三张信用卡都无法成功办理”;但女子表示,自己并未申请过任何新账户,也从未授权给任何人开通账户,目前案件正在调查中。
针对此类身份信息盗窃案,警方也给出了防范措施:
日常生活中,人们务必妥善保管重要信件,最好购买带锁的邮箱,以防窃贼偷取信件;另外,还需定时检查自己的银行帐户,发现不寻常交易时立即采取措施并报警。
疫情之下,海外生活着实不易,再加上临近春节,各种针对华人的治安案件有所上升,大家在积极防疫的同时,务必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千万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
(参考资料:菲律宾商报、美国《世界日报》、1688澳洲新闻网、新西兰中文先驱网等;作者:王琴;ID:qiaowangzhong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