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焦点评论  >> 查看详情

意大利侨网:中国社会能从中国足球身上学到什么?

来源: 意大利侨网  日期:2021-02-26 23:51:35 
分享:


董方卓(左)当年的留洋经历居然没有让国人看懂一切!(图片来源:网络)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唯独中国足球的水平和在亚洲的地位不升反降,并且沦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部反面教材。既然是反面教材,那么我们能从这本教材中学到什么?我们认为,要想从中国足球身上汲取经验,首先必须是从中国足球身上真正看清什么!

       首先,事业产业不分,价值观的引领一定会出问题。中国是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要求国家的大文化体系(教文卫体)必须在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过程中完整地体现社会制度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反映在行业身上就是(新型)举国体制的先进性,大文化体系是一个国家引领国民价值观的核心力量,要求我们把事业和产业分得清清楚楚,否则,就是万丈深渊。在“教育产业化”的问题上,我们已经有了深刻的“检讨”,已经重新走上了正确的方向。以“三大球”为代表的中国竞技体育是否应该继续在“全盘西化”模式引领下在职业化的道路上狂奔?要搞明白这个问题,一定要弄清楚一点:职业俱乐部体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兼容?这种体制能否凝聚群众的爱国情怀、引领群众的文化归属感?

       第二,文化自信必须成为中国足球界的第一信条。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除了完全引入西方的俱乐部体制,而且还把自己的命脉完全交给了西洋人。在我们国家,足球还只是“第一运动”,尚未确立其主流文化的地位,而在西方国家,西方不仅是主流文化,而且是第一文化,是文化信仰。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的20多年,正是整个西方笼罩在“中国威胁论”阴影中的20多年,他们非常清楚中国在经济扩张的同时试图增强文化的影响力。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对孔子学院的打压只是面上的问题,背后的文化较量呢?西方国家会允许中国在足球这样一个他们绝对掌握话语权的体系中动摇他们的根基?回想一下,自上个世纪末期英国人鲍比-霍顿执教中国队以来的20年时间里,中国足坛出现过的“天才级”技术性球员张效瑞、董方卓、曲波、张稀哲、陈涛、张稀哲等无一例外都被扼杀了!究竟是谁扼杀了我们的这些可以在关键比赛中改变中国足球命运的“天才级”球员?答案是背后无形的力量!(这个话题在这里展开就不好玩了,对吧?)当年马明宇去佩鲁贾踢意甲联赛、董方卓去曼联踢英超,今天武磊在西班牙人踢西甲(乙)联赛,完全是他们能力不行吗?显然不是,而是西洋人根本不会用他们的平台来帮中国培养优秀球员。直到今天,中国足协的大员居然还在整天做留洋梦,还在寄希望于欧洲五大联赛帮中国培养栋梁,这些人的脑子里能否稍微有一点点“斗争意识”?难道他们真的丝毫意识不到依靠日本、韩国等国来遏制中国足球的发展符合西方在软实力较量中的根本利益。特别提醒一下,今天像韦世豪这样的球员就是我们国家“十年一遇”的“天才级”球员,一定要好好保护他,送他去留洋等于送他去“死”——要知道,想扼杀一个明星球员其实易如反掌!我们一定要从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去思考、做好保护优秀球员的工作!做好这一工作,中国足协责无旁贷!

       第三,科学发展观永远是个好东西。近些年来我们反复强调,中国足球协会技术部(或技术委员会)必须领衔参与中国足球发展理论的制定,这是决定一个国家足球风格、理念、文化思想的纲领性文件,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宪法。其次,才是制定青训大纲、用青训大纲去指引全国足球青训工作在技术层面逐步走上正规化。去年,中国足协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出台了青训大纲,但是,如何在全国布局大纲的落实工作,几乎没有任何行动。相比之下,日本足协的青训大纲早已在全国足球界的各个层面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而且,他们会根据国际足坛情势的变化,每两年进行一次修订。对于一个国家的足球运动而言,发展理论才是“定海神针”,没有它,你怎么知道青训大纲是否正确与先进?所以,制定体现科学性、先进性的中国国家足球理论发展体系,仍然是中国足协当前最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至少比俱乐部改名重要不止100倍,对吧?

       中国已经吹响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号角,所以,今天的中国社会有中国足球这样一部反面教材真的未必是坏事,如果我们能从这部独特的教材中汲取养分,有什么好遗憾的呢!(湘南海洋)

相关产品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