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多伦多2月22日电 题:加拿大华文教育如何面对挑战和机遇?
——专访加拿大华文教育学会会长任燕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中文协会会长王满霞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伴随华人移民史和华人社区发展,加拿大的华文教育已走过百余年风雨历程,从早期私塾、社团办学到如今进入主流教育体系。华文教育在加拿大的发展现状如何,又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作为加东、加西较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两大华文教育团体的负责人,加拿大华文教育学会会长任燕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简称BC省)中文协会会长王满霞近期分别在多伦多和温哥华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分享认识与体悟。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可否介绍一下目前华文教育在加东和加西的发展概况?
任燕红:与中国不同,加拿大没有联邦教育部,各省有各自的教育体系。加拿大政府1971年开始推行多元文化政策,同时在华人社区努力推动下,安大略省(简称安省)自20世纪70年代起将中文课程纳入公立教育系统。目前在安省,学生可以从幼儿园到大学将中文“一条龙”学到底。这在海外并不多见。多伦多公校教育局已将中文课列入中小学的国际语言课程并制定教学大纲。只要有足够的家长签名申请,学校就可开设中文课,教师工资由教育局承担。中学的中文课成绩可用于报考大学。多伦多大学、滑铁卢大学等安省主要高校,都设有中文学分课程或相关翻译课程。
进入2000年以后,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增多,中文课程逐渐呈现全面开花态势。加拿大华文教育学会2008年在多伦多成立后,有力推动了当地华文教育发展,特别是简体字和汉语拼音教学得到普及。
王满霞:百余年前,随着华工登陆加拿大,华文教育也从西海岸的维多利亚等地发祥,从私塾、社团办学起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在华人社区有识之士筹备下,BC省中文协会于1981年成立,华文教育也走上跨越式发展道路。协会积极推动省政府把中文课程列入中小学选修课。之后,BC省教育厅又把中文纳入省考科目,并设立了中文挑战考试。在中文学习需求推动下,中文学校陆续出现。同样,伴随移民人口结构变化,简体字和汉语拼音教学所占比重也不断增加。
最近三年的新冠疫情给加拿大的中文教育带来冲击。由于师资和学生减员,同时学校校舍租金和师生保险等成本高涨,不少中文学校难以为继。但也有很多学校坚持与时俱进,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正在站稳脚跟。我相信,只要敢攀登,未来仍然是向好的。
中新社记者:以您多年从事华文教育工作的经验和体会来看,加拿大的华文教育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有何特点?
王满霞:我认为,在这里开展中文教育的目的,一是保留我们的族裔语言,传承中华文化。华文教育首先是面向华人子弟的。学习中文,有助于华人孩子与父母长辈之间保持亲情。语言交流得越深,内心情感才能表达得越深。二是丰富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同时为加中友好往来培养优秀的双语人才。一些学生告诉我,中文帮助他们找到理想工作,也让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帮助华人,他们感到很荣幸。同时,他们也用其双语优势和双文化的广阔视野,为加中友好交流及贸易往来发挥桥梁作用,广受社会好评。所以对我们来说,从事中文教育并非牟利手段,而是一种奉献,是以社会的力量为加拿大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才。
教学方法一定要“接地气”,要结合中西方不同的生活习惯。比如讲到中国的清明节,可以再讲讲加拿大的和平纪念日及感恩节;讲到颐和园,可以对比讲讲温哥华史丹利公园及唐人街中山公园。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比如分析线上和线下课程在教学上的区别,制作适应网络时代的课件,让学生们更有兴趣学习。
任燕红:在安省,制定语言教学大纲时,须符合一些特定主题内容要求。比如,社区、体育、食品、职业、健康、动物、旅游、学校、运输工具等等。各年级也有不同的学习重点要求。
多伦多公校教育局要求课堂是双语环境,即老师必须用英文教中文。当然,具体方法也讲求因材施教。为提高教学效果,课堂上也会采用游戏、影片等辅助手段。
海外的中文教学仍注重“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但由于客观环境因素,使用中文写作对华人学生们而言还是一大挑战。
中新社记者:华文教育在网络新媒体时代及后疫情背景下,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师资、教材方面更好推进华文教育?
任燕红:挑战方面,网课导致一些缺乏电脑操作技能的老师被淘汰,网络新媒体平台上市场化的中文网课也带来竞争。来自世界各地的网上中文课内容鱼龙混杂,有的易给学生造成干扰,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但网络时代也带来机遇。比如,中国华文教育网面向海外华文教师和学习中文的华裔青少年提供服务,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其中的实景课堂等内容受到师生普遍好评。这些优质内容对促进海外华文教育大有帮助。
多伦多公校教育局的中文师资人才多,不少老师经过培训考取了中国国内颁发的资格证书。目前使用的一些教材中没有英语,对学生学习而言有一定困难,需要自编一些适合本地学生的教材。中英对照的教材有助于获得本地教育局认可与支持。我们希望见到内容上更有的放矢、更适应本地大纲和教学主题的中文教材。
王满霞:在新媒体时代和后疫情时代,师资和教材确实都面临新挑战,但也有着机遇,教学形式得到了拓展。老师除了具备相应学历和教学经验以外,还要会熟练使用电脑并制作新媒体课件。一些年轻老师善于学习,敢于创新,把很多东西结合到一起,甚至成了“网红老师”。但即使上网课也不能全靠课件,我们还是希望老师在教学方式和经验上有真才实学。
中文教材方面,目前一些版本和内容对海外学生而言还是缺乏贴近性,也需要补充一些阅读练习。
虽然疫情给各中文学校带来了冲击,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转机和收获。
中新社记者:发展华文教育对海外华人社区有何意义?
王满霞:海外华文教育需要促进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华人同胞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有益于促进华人社区团结。汉语是我们华人的重要共通点,中华文化使我们有着共同的血脉和基因。
在BC省,在华文教育工作者和华人社区努力下,中文已经被纳入本地第二语言的学习系统中。其实华文教育的市场需求很大,而且随着移民人口增加,加之不断产生的移民二代、三代,这个需求会持续存在。
BC省中文协会40余年长盛不衰,靠的是一代又一代华文教育工作者牢记初心、无私奉献。华文教育工作者还要与时俱进,华文教育才会办好。我对海外华文教育的前景仍然乐观。
任燕红:华文教育意义重大。如果不学中文,就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弘扬自己的族裔文化。学习中文也能让孩子了解中国,从小与祖(籍)国心相连。对于海外华人而言,从事华文教育也是一种生存和生活需要。
海外华人社区发展需要年轻人参与,特别是需要懂中文的年轻人。他们可以更好为华人社区服务,也可以帮助更多海外人士看到祖(籍)国的发展。
中文课程在海外进入当地主流教育系统很不容易,但很重要。对于海外华人而言,住在国与祖(籍)国之间良好的关系十分重要。双边关系好,中文课程就发展得好,本地政府的扶持力度也会增加。
受访者简介:
任燕红,20世纪90年代初移民加拿大多伦多,现为加拿大华文教育学会会长,任教于多伦多大学教育学院、多伦多教育局、约克教育局和约克天主教教育局。曾获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颁授的“海外华文教师杰出贡献奖”等。加拿大华文教育学会现有成员及成员单位逾680人(个)。
王满霞,20世纪90年代初移民加拿大温哥华,曾在当地教育局任教,后投身中文学校的中文教育。1996年参与创办温哥华北京中文学校,现任该校校长。曾获BC省“杰出女性奖”以及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颁授的“优秀海外华文教师奖”等。1994年参选BC省中文协会理事,2002年被选为中文协会会长至今。该协会现有近80所会员学校,300位多位会员老师。